如图,在△ABC中,∠B=90°,AB=6cm,BC=8cm,点P、Q为AB边及BC边上的两个动点。(1)若点P从点A沿AB边向点B以1cm/s的速度移动,与此同时,点Q从点B开始沿BC边向点C以2cm/s的速度移动,两个点同时出发。
①经过几秒,△PBQ的面积等于8cm2;
②是否存在这样的时刻,使△PBQ的面积等于10 cm2?如果存在请求出来,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假设点P、Q可以分别在AB、BC边上任意移动,是否存在PQ同时平分△ABC的周长和面积的情况?如果存在请求出BP的长度;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已知a2+2ab+b2=0,求代数式a(a+4b)﹣(a+2b)(a﹣2b)的值.
解不等式:4(x﹣1)>5x﹣6.
【问题情境】已知矩形的面积为a(a为常数,a>0),当该矩形的长为多少时,它的周长最小?最小值是多少?
【数学模型】
设该矩形的长为x,周长为y,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2(x+)(x>0).
【探索研究】(1)我们可以借鉴以前研究函数的经验,先探索函数y=x+(x>0)的图象和性质.
①填写下表,画出函数的图象;
x |
… |
![]() |
![]() |
![]() |
1 |
2 |
3 |
4 |
… |
y |
… |
… |
②观察图象,写出该函数两条不同类型的性质;
③在求二次函数y=ax2+bx+c(a≠0)的最大(小)值时,除了通过观察图象,还可以通过配方得到.请你通过配方求函数y=x+(x>0)的最小值
【解决问题】
(2)用上述方法解决“问题情境”中的问题,直接写出答案.
如图①,P为△ABC内一点,连接PA、PB、PC,在△PAB、△PBC和△PAC中,如果存在一个三角形与△ABC相似,那么就称P为△ABC的自相似点.
(1)如图②,已知Rt△ABC中,∠ACB=90°,∠ABC>∠A,CD是AB上的中线,过点B作BE丄CD,垂足为E.试说明E是△ABC的自相似点;
(2)在△ABC中,∠A<∠B<∠C.
①如图③,利用尺规作出△ABC的自相似点P(写出作法并保留作图痕迹);
②若△ABC的内心P是该三角形的自相似点,求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
如图,在Rt△ABC中,∠ACB=90°,AC=6cm,BC=8cm.P为BC的中点,动点Q从点P出发,沿射线PC方向以2cm/s的速度运动,以P为圆心,PQ长为半径作圆.设点Q运动的时间为t s.
(1)当t=1.2时,判断直线AB与⊙P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已知⊙O为△ABC的外接圆.若⊙P与⊙O相切,求t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