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北京市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首都交通科学发展,加大力度缓解交通拥堵工作的意见》:
——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优化调整城市功能布局;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道路承载能力;
——加大政府投入,推进中心城干道路网系统建设,全面建成国家高速公路网和市级干道公路网,加大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力度,实现跨越式发展;
——早晚高峰时段禁止非北京载客汽车进入五环以内;
——将停车收费计时单位由半小时调整为15分钟;
——加强交通秩序管理,进一步加大对占用公交专用车道、逾期未年检、未报废车辆上路行驶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联系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政府在整治交通拥堵方面有所作为的必要性。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塑料购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它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过量使用及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造成了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塑料购物袋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06年W市环保局收到市人大和市政协有关环境保护的议案和提案共35件,其中多件涉及塑料袋的使用问题。到2007年底,全国有10多个省市地方政府,在本地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建议和督促下,相继出台并实施了限制使用塑料袋的规定。在总结各地方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简称“限塑令”),并决定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实施。国务院通知要求,采取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等六项措施,以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
(1)根据所学经济知识,分析“限塑令”对生产塑料袋的企业和消费者将会带来的影响,以及企业和消费者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
(2)分析上述材料,指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各自发挥的作用。
(3)用矛盾主次方面的知识分析发布“限塑令”的哲学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起实施,该法律对于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等作了明确的规定。请用所学经济知识简要回答: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签订劳动合同的目的是什么?
(2)如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处理争议最重要的环节是什么?
(3)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2~2005年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

材料二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中存在高投入、高产出、高能耗、高污染的现象。能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突出位置。
(1)分析上图显示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常识分析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企业应该采取的措施。
(3)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注意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求。试运用客观规律性与
主观能动性关系的原理加以说明。

材料一:安徽小岗村居民人均收入变化情况


材料二: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与江苏华西村居民人均收入比较(元)
注:江苏华西村基本形成“南有‘钱庄’一一工业经济区、北有‘粮仓’一一万亩农林科技示范区”的现代化格局。
材料三:为了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较快发展,江苏省制定了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外贸进出口总额力争有所增长,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6%。等等。
(1)材料一、 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一、二、三,请你谈谈江苏如何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

材料一: 2008年珠三角与长三角两大经济区域主要经济指标对比


GDP总值(万亿元)
GDP增速
人均GDP
长三角
53956
15%
45072元
珠三角
29745
12.6%
62643元

材料二: 珠三角与长三角在发展定位、各自优势、产业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对比情况


发展定位
各自优势
产业格局规划
珠三角
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
深化改革先行区
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
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全国重要经济中心和世界级城市群
制造业比重大
区域一体化容易
现代服务业和先进
制造业双轮驱动
长三角
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
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服务业比重高
科教文卫事业强
以现代服务业为主

材料三:在国务院通过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珠三角发展正面临一些严峻的挑战,如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尚未解决的结构性矛盾交织在一起,产业层次总体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贸易结构不够合理,创新能力不足,整体竞争力不强,土地开发强度过高,传统发展模式难以持续,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等。
请结合上述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对促进广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何重大意义?
(3)请结合上述材料,就如何实现珠三角产业结构的升级问题,说出你的好主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