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是重要的光学元件,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1)焦距标志着透镜对光的 .
(2)荣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甲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通过实验依次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正立放大的虚像,并总结出成像规律.据此判断实验中物距是如何选取的?
(3)同学们用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的办法点燃酒精棉.
① 放好酒精棉后,移动凸透镜直至太阳光经透镜后在酒精棉上形成 的光斑.
② 若在同样环境下,放好酒精棉,选用图示中哪个凸透镜更容易点燃酒精棉,说明理由(忽略光从透镜传播到酒精棉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小辉学习了电学的有关知识后,做如下实验。

(1)小辉利用如图甲的电路测量某定值电阻R的阻值。
①连接实物电路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 (选填“a”或“b”)端,开关应 。
②实验中,移动滑片P至某位置,若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为分别 、 ,则R的阻值为 Ω。
③为减小误差,改变R两端电压,多次测量电压及电流值,算出对应的电阻,最后求出电阻的 值,作为R的阻值。
(2)小辉得知某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图像如图乙,就利用该热敏电阻制作温控报警器,报警器电路的一部分如图丙所示,电源电压为 。当环境温度达到或超过50℃时,电压 达到或超过 并触发报警器(图中未画出)报警。则图中 (选填“ ”或“ ”)应使用热敏电阻,另一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Ω。
如图甲为“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纸板给烧杯加盖,可以减少水的散热,从而 (选填“延长”或“缩短”)加热时间。
(2)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时,水中上升的气泡体积变 ;移开酒精灯,水会停止沸腾。
(3)图乙是根据实验记录画出的水的温度﹣时间图像,分析可知:水的沸点为 ℃;水保持沸腾须不断 (选填“吸热”或“放热”),且温度 。

小桂和小林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的实验中:

(1)他们按如图甲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在图乙的实物图中还差一根导线没有连接,请在图中画出该条导线。
(2)在实验过程中, 突然熄灭, 亮度不变,电路可能出现的故障是 路。
(3)排除故障后,用电流表测出通过 、 和干路的电流,记录如下表,第三次实验时电流表 指针指在如图丙的位置,其读数应为 A;小桂分析实验数据后得出结论: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各支路电流相等。小林认为小桂的结论可能不正确,为了验证这个结论是否正确,他们应该更换规格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灯泡再次实验。
|
实验次数 |
1 |
2 |
3 |
|
电流表 的示数/A |
0.18 |
0.2 |
|
|
电流表 的示数/A |
0.18 |
0.2 |
|
|
电流表 的示数/A |
0.36 |
0.4 |
(4)本实验要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
如图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时,应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A在水平桌面上做 运动。
(2)分析甲、乙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 。
(3)比较甲、丙两次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得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有关的结论,其原因是 。
如图甲是小桂“探究海波熔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小桂安装器材时应该 (选填“由上往下”或“由下往上”)安装。
(2)图乙是小桂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海波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此温度为 ℃,可以判断海波是 体。
(3)小桂观察乙图发现,AB和CD两段图像中,温度升高快慢不同,这是因为物质在不同状态时的 (选填“密度”或“比热容”)不同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