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两首“咏竹”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
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白居易
为表现“竹”的形象特点,两首诗中分别采用了不同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请分别概括两首诗中“竹”的形象特点。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按要求答题。
清平乐
(宋)冯延巳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物地春寒。
(1)上阙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答:

(2)品赏“黄昏独倚朱阑”中“独倚”二字的妙处。
答: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山坡羊述怀
薛昂夫
大江东去,长安西去,为功名走遍天涯路。厌舟车,喜琴书,早星星鬓影瓜田暮。心待足时名便足。高,高处苦;低,低处苦。
【注】瓜田:邵平秦时封东陵侯,汉初种瓜于长安东门。
(1)简要描绘出“厌舟车,喜琴书,早星星鬓影瓜田暮”的人物形象。
答:
(2)有曲评家认为末了“高,高处苦;低,低处苦“句有警戒意,请说说你的理解。
答: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纵笔三首①(其一)
苏轼
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
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
[注]①苏轼被贬至儋州(今属海南省)时作。
(1)《回乡偶书》前两句主要运用了对比表现手法,试结合诗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
(2)这两首诗的后两句都有一个“笑”字,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玉楼春·和吴见山韵
吴文英
阑干独倚天涯客,心影暗凋风叶寂。 千山秋入雨中青,一雁暮随云去急。
霜花强弄春颜色,相吊年光浇大白。海烟沈处倒残霞,一杼鲛绡和泪织。
①大白,酒名。
(1)联系全词,说明首句中的“天涯客”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2)词的下阕“霜花强弄春颜色”句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这首词的末句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什么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
葛立方(南宋)
袅袅水芝红,脉脉蒹葭浦。淅淅西风淡淡烟,几点疏疏雨。
草草展杯觞,对此盈盈女。叶叶红衣当酒船,细细流霞举。
注:水芝,荷花的别名。
(1)上片写出了荷花哪些特点?
答:
(2)这首词在用语方面善用叠字,它有何艺术效果?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