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Rt△ABO的两直角边OA、OB分别在x轴的负半轴和y轴的正半轴上,O为坐标原点,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3,0)、(0,4),抛物线y=x2+bx+c经过点B,且顶点在直线x=
上.
(1)求抛物线对应的函数关系式;
(2)若把△ABO沿x轴向右平移得到△DCE,点A、B、O的对应点分别是D、C、E,当四边形ABCD是菱形时,试判断点C和点D是否在该抛物线上,并说明理由;
(3)在(2)的条件下,连接BD,已知对称轴上存在一点P使得△PBD的周长最小,求出P点的坐标;
(4)在(2)、(3)的条件下,若点M是线段OB上的一个动点(点M与点O、B不重合),过点M作MN∥BD交x轴于点N,连接PM、PN,设OM的长为t,△PMN的面积为S,求S和t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S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最大值和此时M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阅读材料:如果、
是一元二次方程
(
≠0)的两根,那么,
+
=
,
=
.这就是著名的韦达定理.
现在我们利用韦达定理解决问题:
已知与
是方程
的两根,
(1)填空:+
=________;
=________;
(2)计算的值.
(本题8分)
在如图的4×4的方格内画△ABC,使它的顶点都在格点上,三条边长分别为,
,
.
(本题8分)
已知,
,求下列各式的值:
(1);
(2).
(每题4分,共16分)
解下列方程:
(1)
(2)
(3)
(4)
一列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列慢车从乙地驶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设慢车行驶的时间为,两车之间的距离为
,图中的折线表示
与
之间的函数关系.
根据图象进行以下探究:
(1)请解释图中点B的实际意义;
(2)求慢车和快车的速度;
(3)求线段BC所表示的与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