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g)+H2O(g) H2(g)+CO2(g) ΔH<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A.加入催化剂,加快了反应速率,反应的ΔH也随之改变 |
B.温度降低,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
C.恒容时充入稀有气体或充入H2,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 |
D.改变压强,反应速率发生改变,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A.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Al(OH)3↓ |
B.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Ca(OH)2+CO32-===CaCO3↓+2OH- |
C.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Cl2+2OH-===ClO-+Cl-+H2O |
D.稀硫酸中加入铁粉:2Fe+6H+===2Fe3++3H2↑ |
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④根据反应中的热效应将化学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设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
A.标准状况下,22.4LCO2和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 |
B.0.1mol Fe在0.1mol C12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
C.2mol SO2和1mol O2在密闭容器中加热(V2O5催化)充分反应后,容器内分子总数为2NA |
D.将0.1mol Cl2与足量NaOH溶液在常温下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
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
A.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 |
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 |
C.摩尔可以把物质的宏观数量与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 |
D.国际上规定,0.012kg碳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摩 |
恒温恒容下,往一真空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气体A,发生如下反应:
3A(g)2B(g)+xC(g)。达平衡后,测得容器内的压强增大了p%,A的平衡转化率为a%,则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A.若x=2,则p>0.5a | B.若x=3,则p<0.7a |
C.若x=4,则p= a | D.若x= 5,则p≥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