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评价雅典民主时说道:“在一项政策通过时,它往往能够集中多数人的智慧,从而使该政策总是显现出更实际和更安全。”这实际上是说明雅典民主
| A.有利于正确决策 | B.有利于监督政府行为 |
| C.有利于修正错误 | D.有利于促进文化发展 |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下,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其出于内政方面考量的因素是
| A.割断同旧的屈辱外交关系的联系,改变半殖民地的地位 |
| B.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巩固民族独立 |
|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
| D.坚定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
孙中山说:“现在中国处于半殖民地之下,各阶级中自有力求解救中国,要求独立之共同倾向”,“邀请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是以期有益于革命之实行,……而开将来继续奋斗之长途,吾党之新机。”材料表明孙中山同意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动机是
①吸取二七惨案的教训
②中国处于半殖民地社会,各阶级要求实现民族独立
③壮大革命力量,推动中国革命向前发展
④改组国民党,给国民党增加新的血液
|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③④ |
青年毛泽东说,“吾国宋儒之说与康德同”。程朱理学与康德思想的相同点是
| A.重建人的哲学 | B.都源于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和实验 |
| C.都追求自由平等 | D.都强调感性认识 |
《元史·百官志七》记载:“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互为表里。”据此判断,元代行省
| A.掌地方军政大权,且不受中央节制 |
| B.具有中央派出机构和地方最高行政机关的双重性 |
| C.否定了秦汉以来的郡县制 |
| D.延续了北宋以来“强干弱枝”的行政管理体系 |
唐后期至宋代,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土地兼并和土地买卖频繁。南宋叶适记载说:“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材料主要反映了
| A.宋代租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 B.佃农之间土地买卖频繁 |
| C.地权所有者在土地买卖中获利 | D.政府维护地权流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