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的作者认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这三次“革命”是指
A.小农经济的出现、商品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的确立 |
B.秦统一六国、清帝下台、新中国成立 |
C.封建制度确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 |
D.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
“品重醴泉”是孙中山为哪一民族企业题的词
A.继昌隆缫丝厂 | B.张裕葡萄酒公司 |
C.湖北织布局 | D.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
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看,洋务运动实质是
A.以工场手工业代替简单协作 | B.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
C.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 D.发展自由资本主义 |
下列史实中属于洋务派活动的有 ①创办新式学校②设立军机处③设立农工商总局④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⑤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
A.①④⑤ | B.①②③ | C.②④⑤ | D.①②④⑤ |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说:“惟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这反映他
A.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 B.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
C.推行愚民政策 | D.重视牧司 |
鸦片战争中萌发的新思潮的核心和实质是
A.帮助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樊篱 | B.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的进步探索 |
C.介绍西方地理历史,开眼看世界 | D.抵御外国侵略,寻求强国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