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清末,中国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和内河沿岸地区,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很多带有“洋”字,如洋火、洋油、洋布等;而在内陆乡村,农民依然“昼出耕田夜添麻”,靠家庭纺织业和手工作坊来解决生活基本用品需求。这说明当时

A.社会生活新旧并存 B.乡村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C.生活方式没有地区差异 D.城市仍处封闭状态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苏联解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元代杂剧《窦娥冤》,通过窦娥含冤而死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剧中窦娥死后,六月飞雪、楚州大旱。这种描写体现了

A.佛教的因果循环 B.法家的严刑竣法
C.道家的无为而治 D.儒家的天人感应

“且夫齐楚之事,又乌足道乎!君未睹夫巨丽也,独不闻天子之上林乎?左苍梧,右西极。丹水更其南,紫渊径其北。终始灞浐,出入泾渭;酆镐潦潏,纡馀委蛇,经营乎其内。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这段文字有可能出自下面的

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chǔ)锭次,以纸钱置坟头。”该材料中的习俗

A.起源于明朝中期 B.仅流传于中国北方
C.受外来文化影响 D.受宗法制的影响

中国知名汽车企业已基本以各种形式和世界汽车集团合资:一汽是大众、奥迪和丰田,上汽是大众、通用,东风背后有标致、雪铁龙、日产······这种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A.中国汽车制造业落后于世界      B.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C.发达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   D.中国汽车企业已被外企吞并

“供应学派”(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认为:“过去的反通货膨胀政策过分注重需求而忽略供给。”该理论与凯恩斯主义的不同主要是

A.降低企业税率,刺激投资与生产  
B.扩大国家公共工程,建设增加就业机会
C.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需求  
D.扩大财政赤字,刺激经济高增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