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以上反映的思想始于( )
| A.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 | B.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 |
| C.汉武帝时期的儒家思想 | D.宋朝程朱理学 |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发展着,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B.制天命而用之 |
| 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 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明清之际,产生了冲破传统儒学思想束缚的“异端”思想,其社会原因包括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②封建专制统治的腐败
③社会阶级矛盾尖锐④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入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
| A.墨翟 | B.孟轲 | C.荀况 | D.韩非 |
下面是朱熹为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这些题字反映了
①儒家思想包含自身修养的重要内容②书院注重个人品德的养成
③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④理学是伪善和欺骗的代名词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西汉时期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这反映了
| A.“天人感应”学说 |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
| C.“大一统”的主张 | D.“三纲五常”学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