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记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A.天子至尊,皇权至上 | B.皇位世袭,君权神授 |
C.收藏玉玺,皇帝喜好 | D.皇帝防范丞相擅权 |
“当时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和大弟子及追随者一千二百五十人在一起……”;“耶稣的母亲玛利亚已经许配了约瑟,还没有迎娶玛利亚就从圣灵怀了孕……”;“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赞颂,全归真主……”。与以上三段文字先后顺序相对应的经典分别是()
A.《大藏经》、《圣经》、《古兰经》 | B.《大藏经》、《古兰经》、《圣经》 |
C.《古兰经》、《大藏经》、《圣经》 | D.《圣经》、《大藏经》、《古兰经》 |
图1中的古代宝贵文献是得益于下列哪一文字而保留下来的()
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说:“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对现代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布洛赫在此强调的是()
A.鉴往知来 | B.以古讽今 |
C.厚今薄古 | D.贯通古今 |
1938年,希特勒为吞并苏台德区,制造的借口是
A.德意志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有权统治全世界 |
B.犹太人、斯拉夫人是劣等民族,应腾出生存空间 |
C.为德意志少数民族争取利益 |
D.对犹太人、斯拉夫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 |
1759年,清政府经历了近70年终于平定了中国西北边疆的叛乱、割据势力。乾隆皇帝为了鼓励新疆各族人民发展生产,对一些地区和民族免税,并通过内地省份的“协饷”(类似于今天的财政转移支付和发达地区对口支援)为新疆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经费支持。1760~1911年,清政府拨给新疆的协饷和专饷,总计高达近4亿两白银。(齐清顺《清代新疆的协饷和专饷》)据此回答21~22小题清朝前期,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平定的西北边疆叛乱割据势力是指
A.准噶尔部贵族、回部贵族叛乱 | B.噶尔丹叛乱、三藩之乱 |
C.大小和卓叛乱、土司叛乱 | D.郑氏割据势力,三藩之乱 |
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判断,清政府管辖新疆、发展新疆经济采取的措施中没有
A.平定叛乱割据势力 | B.免税、内地省份对口支援 |
C.设置行政机构 | D.改土归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