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据图可知,高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以下对此现象的解读中,比较合理的是 ( )
A.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反映 |
B.低收入国家工业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国家 |
C.发达国家逐渐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 |
D.低收入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取得重大成果 |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五四传单。下列各项不是从材料中获得的信息是
A.表达了当时爱国青年的强烈愤怒和对国家命运的高度责任感 |
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反映了五四运动的性质 |
C.把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 |
D.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
有人这样评价辛亥革命的作用:“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这表明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在于
A.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 | B.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C.迫使清帝退位 | D.建立了完善的民主制度 |
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孙中山对于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
A.否定其排外主义 | B.赞扬其反侵略精神 |
C.既有赞扬又有否定 | D.全面赞扬与肯定 |
“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太平天国运动
A.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 B.吸收了西方基督教的文化 |
C.打击了封建统治 | D.土地政策具有革命性 |
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箕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诗中“煮豆燃箕”是指
A.北伐失利 | B.西征失利 |
C.天京变乱 | D.英法联军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