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德国和美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变化表

材料二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天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
材料三 德法军队在凡尔登及其附近地区演出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进攻、反攻、摧毁、强击、破坏、占领、再占领,地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巨大弹坑,树林变成了枯木朽株混乱的堆积场,炮火翻腾过的泥土上暴露着人和马的尸体,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尸体腐烂散发出难以忍受的恶臭。这次战役双方伤亡人数总计70余万。因此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由材料一可以看出,1870~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这一变化与哪一历史事件密切相关?(2分)
(2)材料二中德国“要求阳光下的地盘”表明了德国怎样的野心?(2分)新兴德国此举导致了怎样的后果?(2分)
(3)材料三中的战役发生在什么时间?(1分) “凡尔登绞肉机”这一比喻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
(4)有人说,既然新科技能引发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那么我们不必发展新科技了。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3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结果如何?
事件:
结果:
(2)国共两党曾经进行了两次合作为中华民族带来福祉,是哪两次合作?分别取得了什么成果?
第一次:。结果:
第二次:。结果:
(3)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接见来访的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的历史事件,比较两则材料反映事件的历史背景,说说国共两党关系有何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以天演为体,其用有二:曰物竞,曰天择。此万物莫不然,而于有生之类为尤著。物竞者,物争自存也……天择者,物争焉而独存。
——《……》
材料三:(进化论的介绍与传播犹如)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燃烧着许多年轻人的心和血。
——胡适
请回答:
(1)材料一是什么书?作者是谁?

(2)请指出材料二的出处,然后概括这段文字的主旨词语。
出处:
主旨词语:
(3)材料一和材料二两部著作(译著)诞生的共同背景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进化论传入中国的积极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报新闻》以“紫金山下”为题报道如下消息:少尉向井和野田进行砍杀中国人的比赛,看谁先杀满100个。后来他俩见面时,向井杀了106人,野田杀了105人。但难以确定是谁先杀满100人,于是决定继续进行比赛,看谁先杀满150人。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日本侵华战争中的什么历史事件?日军在当地共杀害了多少中国人?

(2)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还中国犯下哪些侵略罪行?试举三例说明。


(3)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滔天罪行。然而今天日本国内一些人极力否认大屠杀的真实性,他们称大屠杀为“二十世纪最大谎言”的事件。你可以从哪些途径、地方,收集哪些史料来驳斥他们的谬论,澄清历史事实的真相呢?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两次合作、两次分裂)


时期
时间
标志
战线
影响
原因
第一次
合作
北伐
战争
1924----
1927
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A
国共合作后领导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共同的反帝反封的任务
第一次
分裂
土地
革命
1927----
1937
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
——
大革命失败,内战给日本带来可乘之机
蒋介石等叛变共产党独立开展武装斗争
第二次
合作
抗日
战争
1937----
1945
——
B
——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第二次
分裂
解放
战争
1946----
1949
1946年进攻
中原解放区
——
推翻国民党统治,祖国至今未能实现统一
蒋介石独裁发动内战


【团结合作】
(1)结合上面的表格指出A、B两条战线的名称。
(2)说说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重大影响。
【争端再起】
(3)国共两党第一次分裂时期,共产党探索出的正确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4)列举国共第二次分裂时期发生的重大战役两例。
【感悟历史】
(5)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
【面向未来】
(6)结合当前形势谈谈要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我们应该作何努力?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以上两个条约的签订,分别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历程有何影响?
材料二: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倡导学习西方,主张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实现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并为此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
——《中国历史十五讲》
(2)请列举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都进行了哪些探索?(最少列举三个)
(3)“学习西方”——洋务派为“自强”“求富”分别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活动?
(4)“转变思想,更新观念”——陈独秀、李大钊等在新文化运动中举起了哪两面大旗?
材料三:五四时期,青年学生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奋不顾身……以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诠释了五四精神的丰富内涵,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不朽丰碑。——李长春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5)请指出五四运动的性质及五四精神的核心内涵。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