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Na2CO3和NaHCO3比较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HCO3固体受热容易分解,而Na2CO3固体受热不容易分解 |
B.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前者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比后者多 |
C.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分别滴加2滴酚酞试液,前者颜色比后者深 |
D.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分别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相同 |
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O2、CO、H2、H2O(g)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以下处理(每步反应均进行完全)。①通过赤热的炭层后,恢复到原状态,气体体积不变;②通过灼热的CuO时,固体变红色;③通过白色CuSO4粉末时,粉末变蓝色;④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原混合气体中一定没有CO、H2O,一定含有H2和CO2 |
B.①②③④中都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
C.③中的反应为:CO2+3H2O+2CuSO4 ="===" Cu2(OH)2CO3+2H2SO4 |
D.由①④说明,实验过程中一定有CO2生成 |
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如下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瓶中盛满水,从B口进气,用排水法收集NO2 |
B.瓶中盛适量浓硫酸,从A口进气来干燥NH3 |
C.从B口进气,用排空气法收集CO2 |
D.瓶中装满水,A口连导管并伸入量筒中,从B口进气,用排水法测量生成H2的体积 |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方法之一。下列实验推理中,正确的是
A.灼热的铂丝与NH3、O2混合气接触,铂丝保持红热,说明氨的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 |
B.某雨水的pH小于5.6,说明雨水中一定溶解了SO2 |
C.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
D.将镁条和铝片用导线连接再插进稀NaOH溶液,镁条上产生气泡,说明镁比铝活泼 |
下表中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可用右图装置制取、净化、收集的气体是
编号 |
气体 |
a |
b |
c |
A |
NH3 |
浓氨水 |
生石灰 |
碱石灰 |
B |
CO2 |
盐酸 |
碳酸钙 |
饱和NaHCO3 |
C |
NO |
稀HNO3 |
铜屑 |
H2O |
D |
NO2 |
浓HNO3 |
铜屑 |
NaOH溶液 |
已知:为使Fe3+、Fe2+、Zn2+较完全的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溶液的pH应分别为3.7、9.6、4.4左右。某硫酸锌酸性溶液中含有少量Fe3+、Fe2+,为除去这些离子制得纯净的硫酸锌,应加入的试剂是
A.NaOH溶液 |
B.氨水 |
C.KMnO4、ZnCO3 |
D.H2O2、Zn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