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命名时,取代基的编号必须满足“最低系列”。即当存在碳链编号不同时,得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编号系列,此时应顺次逐项比较各系列不同的位次,最先遇到位次编号最小者定为“最低系列”。若有多种官能团,必须按官能团的优先次序,使官能团的编号满足“最低系列”,碳碳双键比卤素原子优先。例如:命名为1,6-二溴-1,3,5,7-环辛四烯(或简称1,6-二溴环辛四烯)则
的命名为( )
A.1,2-二溴环辛四烯 | B.1,8-二溴环辛四烯 |
C.2,3-二溴环辛四烯 | D.2,8-二溴环辛四烯 |
今有X(g)+Y(g) 2Z(g)△H<0。从反应开始经过t1后达到平衡状态,t2时由于条件改变,平衡受到破坏,在t3时又达到平衡,据右图回答:从t2→t3的曲线变化是由哪种条件引起的()
A.增大X或Y的浓度 | B.增大压强 | C.增大Z的浓度 | D.升高温度 |
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焓变为正值 |
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 |
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
D.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H2O![]()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热反应的焓变小于零,熵变大于零 |
B.放热及熵增加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
C.放热反应的焓变大于零,熵变小于零 |
D.放热及熵减小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
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的是
A.2H2O(g) = 2H2(g) + O2(g)△H1 2H2O(l) = 2H2(g) + O2(g)△H2 |
B.S (g) + O 2(g) = SO2(g)△H1 S (s) + O 2(g) = SO2(g)△H2 |
C.2C (s) + O 2(g) = 2CO (g)△H1 2C (s) + 2O 2(g) = 2CO2 (g)△H2 |
D.H2(g) + Cl2(g) = 2HCl(g)△H1 |
2HCl(g) = H2(g) + Cl2(g)△H2
图1为某化学反应的速率与时间的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t1时刻改变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2SO2(g)+O2(g)![]() |
B.4NH3(g)+5O2(g)![]() |
C.H2O(g)+CO(g)![]() |
D.C(s)+H2O(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