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Ⅰ.在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lmol CO2和2.6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 (g)+3 H2 (g)CH3OH(g)+H2O(g) ;△H=﹣49.0 kJ · mol-1。测得CO2和CH3OH (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20090531

 

(1)从反应开始到第10 min,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              ,在这段时间内,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2)在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如果在某一时刻保持温度不变,只改变浓度,使c(CO2)=1.00 mol·L -1,c(H2) =2.00 mol·L -1,(CH3OH) =c(H2O)=0.80 mol·L -1,则平衡         (填写序号)。
a.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不移动                       d.无法确定平衡移动方向
(3)下列措施中能使n(CH3OH)/n(CO2)增大的是           (填写序号)。
a.升高温度                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
c.将H2O (g)从体系中分离    d.再充入l mol CH3OH (g)
Ⅱ.在一定的温度下,把2体积N2和6体积H2分别通入一个带活塞的体积可变的容器中,活塞的一
端与大气相通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2NH3(g);△H<0。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为7体积。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温度不变,设a、b、c分别表示加入的N2、H2 和NH3的体积,如果反应达到平衡后混合气体中各物质的量仍与上述平衡时完全相同。
①a==1,c==2,则b==    。在此情况下,反应起始时将向  反应方向(填“正”或“逆”)进行。
②若需规定起始时反应向逆方向进行,则c的取值范围是                          
(2)装置中,若需控制平衡后混合气体为6.5体积,则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钛冶炼厂与氯碱厂、甲醇厂组成一个产业链(如图所示),将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Ti的原子序数为22,Ti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周期,第______族。
(2)写出钛铁矿在高温下与焦炭经氯化得到四氯化钛的化学方程式
(3)制备TiO2的方法之一是利用TiCl4水解生成TiO2·x H2O,再经焙烧制得。水解时需加入大量的水并加热,请结合化学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原因:

(4)由TiCl4→Ti 需要在Ar气中进行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得到Mg、MgCl2、Ti的混合物,可采用真空蒸馏的方法分离得到Ti,依据下表信息,需加热的温度略高于℃即可。


TiCl4
Mg
MgCl2
Ti
熔点/℃
-25.0
648.8
714
1667
沸点/℃
136.4
1090
1412
3287

(5)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TiO2的质量分数:一定条件下,将TiO2溶解并还原为Ti3+,再以KSCN溶液作指示剂,用NH4Fe(SO4)2标准溶液滴定Ti3+至全部生成Ti4+。滴定分析时,称取TiO2(摩尔质量为M g/mol)试样w g,消耗c mol/L NH4Fe(SO4)2标准溶液V mL,则TiO2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用代数式表示)
(6)由CO和H2合成甲醇的方程式是:CO(g)+2H2(g)CH3OH(g)。若不考虑生产过 程中物质的任何损失,上述产业链中每合成6mol甲醇,至少需额外补充H2mol。

(14分)
Ⅰ.(1)分析下表中各项的排布规律,按此规律排布第22项应为

1
2
3
4
5
6
7
8
9
10
C2H4
C2H6
C2H6O
C2H4O2
C3H6
C3H8
C3H8O
C3H6O2
C4H8
C4H10

(2)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填序号)
①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②甲烷和氯气混合光照③苯使溴水层褪色
④乙酸和乙醇反应⑤乙醇变成乙醛⑥葡萄糖发生银镜反应
Ⅱ.A、B、C、D、E、F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短周期元素。常温下,六种元素的常见单质中三种为气体,三种为固体。A与E,D与F分别同主族,A能与B、C、D分别形成电子数相等的三种分子,C、D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E的核外电子总数相等。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 C,F
(2)分子式为A2B2D4的化合物与含等物质的量的KOH的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呈酸性,其原因是。(用方程式及必要的文字说明)。该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由A、C、D、F和Fe五种元素可组成类似明矾的化合物Z(相对分子质量为392),1molZ中含有6mol结晶水。对化合物Z进行如下实验:
a.取Z的溶液,加入过量的NaOH浓溶液并加热,产生白色沉淀和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b.另取Z的溶液,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盐酸沉淀不溶解。
①Z的化学式为
②已知100mL1mol/LZ溶液能与20mL1mol/LKMnO4溶液(硫酸酸化)恰好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

①上述生产纯碱的方法称
②沉淀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③写出上述流程中X物质的分子式 
④向母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副产品,通氨气的作用有
A.增大NH4的浓度,使NH4Cl更多地析出
B.使NaHCO3更多地析出
C.使NaHCO3转化为Na2CO3,提高析出的NH4Cl纯度
⑤下列是哈伯法合成氨的流程图,其中为提高原料转化率而采取的措施有     

“亮菌甲素”的结构简式为,它配以辅料丙二



1,3,5

醇溶成针剂用于临床,而假药“亮菌甲素”是用廉价的二甘醇作为辅料。二甘醇为工业溶剂,有很强的毒性,会使肾功能衰竭。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亮菌甲素”的分子式为
(2)丙二醇的分子式是C3H8O2,已知两个羟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物质不存在。写出其属于醇类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3)下列有关“亮菌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A.“亮菌甲素”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B.不能使酸性KMnO4退色
C.“亮菌甲素”分子中含氧官能团只有2种 D.“亮菌甲素”可以与NaOH反应
(4)核磁共振氢谱分析,发现二甘醇分子中有3个吸收峰,其峰面积之比为2∶2∶1。又知二甘醇中C、O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且H的质量分数为9.4%,1mol二甘醇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生成1molH2。写出二甘醇结构简式

下图是一个化学过程的示意图。

已知甲池的总反应式为:2CH3OH+3O2+4KOH2K2CO3+6H2O
(1)请回答下列电极的名称: B(石墨)电极的名称是 
(2)写出电极反应式:
通入O2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A(Fe)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3)乙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当乙池中A(Fe)极的质量增加5.40g时,甲池中理论上消耗O2mL(标准状况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