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需就业的劳动力年均2500万人,还有相当数量的农业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对此劳动者应
①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鼓励创业方针②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
③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开展自主创业④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劳动者求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于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改革是本次大会的主题之一。会议提出,要实现农村发展战略目标,应当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这种做法: 

A.能克服个体经济力量单薄的弱点
B.目的是使农村集体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  
C.说明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有利于增强集体经济的主导地位

在我国,公民存款储蓄、购买债券、商业保险三者的共同点是: 
①均以获得利息为直接目的②一般说来,都会给投资者带来一定收益  
③都具有一定的风险,流通性较强④投资手段,对国家经济建设有促进作用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该图是我国某城市居民2009年收入构成一览表:

内容
工资、薪金收入
房屋、土地等收入
国债收入
股票收益
利息收入
比例(%)
40
39
7
10
14


注: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图表表明
①财产性收入已成为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投资方式的多样化,导致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
③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我国的主要分配方式
④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同步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某地采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即出职代表与企业代表依法就工资分配形式、支付办法和工资标准等进行平等协商,在此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该制度
①高了劳动者的竞争意识
②现了劳动者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③保护了劳动者获得合法报酬的权利
④体现了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意志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企业

A.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B.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C.坚持以社会效益为唯一经营目标 D.保持社会总供求平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