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时,下列溶液的pH或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a mol/L,若a>7时,该溶液pH一定为14-a
B.0.1mol/L的KHA溶液,其pH=10,c(K+)>c(A2-)>c(HA-) >c(OH-)
C.将0.2 mol/L的某一元酸HA溶液和0.1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大于7,则反应后的混合液: c(HA)>C(Na+)>c(A-)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
3c(Na+)=2c(CO32-)+2c(HCO3-)+2c(H2CO3)
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足量的溴化亚铁和少量的氯气反应:2Fe2++Cl2═2Fe3++2Cl﹣ |
B.向KI与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通入氧气:4H++O2+4I﹣═2I2+2H2O |
C.少量SO2通入Ca(ClO)2溶液中:SO2+H2O+Ca2++2ClO﹣═CaSO3↓+2HClO |
D.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Mg2++2HCO3﹣+2Ca2++4OH﹣═Mg(OH)2↓+2CaCO3↓+2H2O |
短周期元素 X、Y、Z、W,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与 Z 同主族,并且原子序数 之和为 20。Y 原子的质子数为 Z 原子的质子数的一半,W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 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多 2 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Y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与其气态氢化物发生化合反应 |
B.原子半径Z>W>Y>X |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Z>W |
D.X 的气态氢化物与足量 W 单质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物均为气体 |
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设了PM2.5浓度限值和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限值等.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为2.5×10﹣6m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M2.5分散在空气中可形成胶体 |
B.高空中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紫外线,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天然的保护屏障 |
C.低空的臭氧是污染气体,会给人体造成伤害 |
D.化石类燃料的燃烧、含硫矿石的冶炼等过程都是造成SO2污染的重要原因 |
化学与科技、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以地沟油为原料加工制成的生物柴油成分与从石油分馏得到的柴油成分不同 |
B.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 |
C.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
D.天然气、沼气和水煤气分别属于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二次能源 |
工业上将Na2CO3和Na2S以1:2的物质的量之比配成溶液,再通入SO2,可制取Na2S2O3,同时放出CO2。在该反应中
A.硫元素被氧化 |
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
C.每生成1molNa2S2O3,转移4mol电子 |
D.相同条件下,每吸收10m3SO2就会放出2.5m3C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