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2011年9月29日卫生部出台《食用盐碘含量》国家标准,碘盐中碘含量的平均水平(以碘元素计)为20 mg/kg—30mg/kg,说明摄入过少和过量的碘都对人体健康不利
B.“地沟油”危害健康,不仅是因为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E、脂肪酸油脂已经被破坏,营养低,而且含有黄曲霉素、苯并芘,这两种毒素都是致癌物质
C.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D.2012年3月2日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设了PM2.5平均浓度限值, PM2.5受到普遍的关注,因为PM2.5在空气中能形成了气溶胶,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对空气质量影响较大(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于2.5×10-6m的颗粒物)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保护水资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pm 2.5含有的铅、铬、砷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均是重金属元素
B.某些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海水提溴、煤的液化、石油的裂化都是化学变化的过程
C.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D.氮化硅陶瓷、氧化铝陶瓷、光导纤维等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开采出的煤通过干馏、气化、液化等多种途径实现其综合利用
B.钢铁在海水中比在河水中更易腐蚀,主要原因是海水含氧髙于河水
C.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
D.人体内没有能使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的酶,因此纤维素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食物

下列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将等物质的量的KHC2O4和H2C2O4溶于水配成溶液:2c(K+)=c(HC2O4-)+c(H2C2O4
B.在0.1 mol·L-1氨水中滴加0.1mol·L-1盐酸,刚好完全中和时pH=a,则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0-amol·L-1
C.1L0.1mol·L-1(NH4)2Fe(SO4)2·6H2O的溶液中:c(NH4)+c(Fe2)+c(H)=c(OH)+c (SO42—)
D.pH=8.3的NaHCO3溶液:c(Na) > c(HCO3) > c(CO32)> c(H2CO3)

下列实验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贝诺酯为对乙酰氨基酚与乙酰水杨酸的酯化产物,是一种新型抗炎、解热、镇痛药。主要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痛、感冒发烧、头痛、神经痛及术后疼痛等,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贝诺酯的描述正确的是

A.贝诺酯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
B.贝诺酯中含有3种含氧官能团
C.1 mol贝诺酯最多可以消耗6 mol H2
D.贝诺酯的分子式为C17H14NO5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