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金属铝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均可与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转化关系如下:
已知,气体D和F反应可生成盐,气体D和A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和B两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的化学式
(2)C、E排入大气中会造成大气污染,在催化剂存在下,D可以将C、E转化为无毒的气态单质,该单质的电子式
(3)完成铝在碱性条件下与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过量D的水溶液与A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5)D→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6)除去气体C中的杂质气体E的化学方法: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7)Al与NO3-在酸性条件下反应,Al与被还原的N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化合物A最早发现于酸牛奶中,它是内糖代谢的中间体,可由马铃薯、玉米淀粉等发酵制得,A的钙盐是人们喜爱的补钙剂之一。A在某种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氧化,其产物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在浓硫酸存在下,A可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反应。
试写出:
(1)化合物A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B _________ D _________
(3)化学方程式:AE __________ A
F ____________
(4)反应类型:AE __________,A
F ___________
A、B、C、D、E五种化合物,均含有某种短周期常见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为澄清溶液,C为难溶的白色固体,E则易溶于水,若取A溶液灼烧,焰色反应为浅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1)写出化学式:
A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D、E、F六种物质有如下变化关系,E是淡黄色粉末,判断:
(1)A、D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直接写离子方程式)
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D、E为五种气态烃,其中A、B、C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1 molC能与2mol溴单质完全加成,生成物质分子中每个碳原子上都有一个溴原子。A与C具有相同的通式,A与H2加成得B,B与相同条件下N2密度相同,D是所有的烃中含碳质量分数最低的,E是D的同系物,完全燃烧等物质的量B、E生成CO2的量相同。请回答:
(1)写出C的结构简式 。
(2)B的电子式 ,其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 。
(3)当碳原子数4≤n≤10时,在D、E的同系物中,其一氯化物没有同分异构体,二氯代物有3种同分异构体的物质是 (写名称)。
(4)将A、B、C、D等物质的量混合,120℃时,取VL混合物在6VLO2中充分燃烧,保持温度不变,反应后所得气体积为 。
短周期元素A、B、C、D、E、F六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由A到F依次增大。在周期表中,A的原子半径最小。B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两倍,C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是原子半径最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D单质燃烧时呈现黄色火焰,D的单质在高温下与C的单质充分反应,可以得到与E单质颜色相同的淡黄色固态化合物。D与F形成的离子化合物DF是常用的调味品。试根据以上叙述回答:
(1)元素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的周期表中的位置: __________________。
(3)F离子的符号: ________________。
F离子结构示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
(4)A、B组成的最简单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____。
(5)写出BC2与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C单质与D单质发生反应的产物有:________(填化学式)。C、D组成的一种化合物与水发生化合反应垢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能说明E的非金属性比F的非金属性________(填“强”或“弱”)的事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