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在谈及雅典的民主制时说:好公民必须是有闲暇的人,否则,他就不能出席法庭、公民会议和宗教节庆等公共活动,也不能充分地将自己锻炼成为城邦的卫士。这表明雅典的民主政治
| A.带有贵族政治的色彩 | B.呈现出高涨的群体意识 |
| C.使公民拥有平等的实际权利 | D.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 |
雅典执政官克里斯提尼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10个行政选区代替原先的4个血缘部落;中国秦始皇以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两者都是历史的进步,主要在于
| A.都为民主政治的奠定了基础 |
| B.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
| C.都有利于打破贵族垄断政权 |
| D.都缓和了社会矛盾 |
毛泽东说:“我们提倡百家争鸣,在各个部门可以有许多派别、许多家,可是就世界观来说,在现代基本上只有两家,就是无产阶级一家,资产阶级一家。”这一主张
| A.体现了“双百”方针 |
| B.造成学术受政治干扰 |
| C.不利于文艺繁荣 |
| D.捍卫了社会主义文化 |
1935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在《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中提出将“工农共和国”的口号改为“人民共和国”,并相应地改变了党的若干政策。从中共中央的政策变动中可以看出
| A.中共形成全面抗战的思想路线 |
| B.中共“左倾”关门主义更加严重 |
| 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
| D.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发展 |
1916年,陈独秀说:“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政治之装饰品也。”此时他
| A.反对民主共和制 | B.强调思想启蒙 |
| C.主张开展国民革命 | D.高举社会主义大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