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先师功德垂青史,儒学精华照五洲”,2010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暨“孔子教育奖”“孔子文化奖”颁奖典礼于2010年9月27日晚8时在杏坛剧场隆重举行,华灯万盏的东方圣城曲阜此刻星光璀璨、万众瞩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孔子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3分)
(2)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他的教育成就有哪些?(3分)记载其言论的书籍是什么?
(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文件指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战国时期继承和发展孔子儒家思想的人是谁?你认为他的什么主张对我们今天“建设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有借鉴作用?
(4)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你认为孔子的哪些主张具有现实意义?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富商、作坊主和银行家等更加相信个人的价值和力量,多才多艺、高雅博学之士受到人们的普遍尊重,这为文艺复兴的发生提供了深厚的物质基础和适宜的社会环境。文艺复兴运动作为一场弘扬新兴资产阶级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极大冲击了封建神学思想的统治,为资本主义的深入发展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养料,同时也为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文化思想方面的准备。
材料二二十世纪初,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国人精神……历经革命却黑暗依旧。……如需革新政治,必先革新国人之精神”。在这一大背景下,欧洲文艺复兴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关注的对象。……此后,人文主义思想成为知识分子们反封建反传统和建设新文化的重要理论资源,为中国革命转向新的社会革命做了思想文化上的铺垫。
材料三在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列宁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使新文化运动迅速发展成为以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思想解放运动,从而为中国转向无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资本主义发展与文艺复兴之间的内在联系。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关注欧洲文艺复兴的目的是什么?
(3)比较材料二、三,概括指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传播的主要内容的变化。
(4)综合三则材料,概述思想文化运动与各国政治革命之间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世界博览会是展示世界文明最新成果的盛会。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1876年美国费城也举办了世博会。电话、发电机、大功率电动机等大量的美国科技成果展现在世人面前……中国的展品有丝绸、茶叶、小脚绣花鞋等……
材料二:2002年12月3日在国际展览局第132次全体大会上,成员国代表经过4轮投票,中国上海最终以54票对韩国34票胜出,获得2010年世博会的主办权。这次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材料三:第一面登上月球的五星红旗15日晚通过电视直播“亮相”。中国探月工程总指挥马兴瑞随后宣布,嫦娥三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新华网2013年12月15日
请回答:
(1)英国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举办第一届世界博览会的?在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上,英国可能会展出哪些领先技术或产品?(试举两例,2分)
(2)材料一中所列举的美国展品属于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中美两国展品的不同说明了什么?
(3)材料二中,中国上海成功申办2010年的世界博览会,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4)材料三所展示的科技成就是人类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这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

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图一、图二见证了我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兴盛。图一中商路的开通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中的主角是谁?
(2)图三是我国古代订立的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写出该条约的完整名称。
材料二:自鸦片战争开始至解放战争结束,晚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以及国民党政府同西方列强先后订立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挣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水深火热之中。
(3)有一座城市,因为晚清政府的一个不平等条约而成为近代屈辱外交的起点,它是哪座城市?20世纪20年代,北洋军阀政府同列强订立的一个对中国影响巨大的国际性条约是什么?
材料三:新中国建立后,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建国初期曾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50年代中期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始推行“一大片”的外交方针。70年代的“乒乓外交”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改革开放以来采取更加灵活的外交政策,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跨入新世纪后,中国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在国际舞台上挥舞出东方巨龙的独特风采!
(4)20世纪70年代,国际上兴起与中国建交的热潮。请列举两项70年代初期我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
材料四: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习近平访法讲话
(5)你认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应该树立一种怎样的大国形象?
(6)回眸从古至今的中外交往,你有何感想或启示?

阅读材料,探究科技发展与全球化的关系。
材料一:公元l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陆地在这里结束,海洋从这里开始。”开启人类这一历史大幕的,并不是当时欧洲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而是偏居在欧洲大陆西南角上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而开启人类这一历史大幕的科技条件却是从中国传过去的。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今天,我们一起享受着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欧洲人用着韩国制造的手机,日本人喝着美国生产的可口可乐,中国人开着德国品牌的汽车,这些都离不开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但全球化背景下人类面对的共同问题也不断增多。
(1)人们普遍认为全球化始于“地理大发现”,材料一中所说的“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指的是哪两国? (2分)
(2)材料一中“开启人类这一历史大幕的科技条件却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指的是古代中国哪一项科技发明?
(3) 依据材料一说出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的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2分)
(4)材料二所述的全球化背景下,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应如何来解决?这一解决方式在历史上有过成功的经验吗?请举一例说明。(2分)
(5)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科技和全球化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1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恩格斯论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曾说:“英国政府的海盗政策已引起了一切中国人反对一切外国人的普遍起义,并使这一起义带有绝灭战的性质……虽然你可以说,这个战争带有这个民族的一切傲慢的偏见、蠢笨的行动、饱学的愚昧和迂腐的蛮气,可是它终究是人民战争。而对于起义民族在人民战争中所采取的手段,不应当根据公认的正规作战方法或者任何别的抽象标准来衡量,而应当根据这个起义民族所已达到的文明程度来衡量。”
材料三: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请回答:
(1)图一中“沉迷的帝国”和“堕落的帝国”分别指哪个国家?导致该帝国沉迷的根源是什么(或该帝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你认为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你如何理解?材料三认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的历史使命是什么?为了完成这一使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曾怎样探索?(举1例说明)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实现这一历史使命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