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除了塞尔维亚等极少数国家具有民族解放和自卫战争的性质以外,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而进行的战争。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历史》
(1)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
材料二 世界的命运掌握在他们手中,但他们却没有担当此重任的胸怀。他们出于狭隘的私利,互相勾心斗角,大搞秘密交易。和会签署的凡尔赛和约非但没有如它的制定者宣称的那样保证了世界的和平,反而加深了各国间的矛盾和仇恨,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乃至世纪一系列灾难的根源。                                   ——戴维·辛克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凡尔赛和约》是在哪次会议签订的?这次会议在中国问题上如何“大搞秘密交易”?
(3)《凡尔赛和约》已经为二战爆发埋下祸根,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与二战爆发共同原因有哪些?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李鸿章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广。”为此李鸿章等人走了一条“自救之路”。
康有为认为‘变者,天下之公理也’。于是掀起了“维新之路”。
孙中山曾提出,“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为此他领导人们走了一条“共和之路”。
回答问题:
(1)主权独立、领土完整是民族振兴的前提。l 9世纪70年代,抵御沙俄侵略、打击分裂势力、收复新疆的民族英雄是谁? (2分)
(2)上面引言中提到的“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有何相同结果?
(3)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经过28年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里提到的“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是什么你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悟到了什么?
(4)今天,各族人民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而努力,作为青少年的你如何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呢?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
-——《左转》
(原文大意:天上有十个太阳,人间分十个等级……所以王统治公,公统治大夫,大夫统治士,士往下逐层统治各级奴仆。)
请回答:
(1)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西周实行什么制度?
(2)西周实行这一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巩固政权
B、巩固原来商朝的工区
C、分割诸侯的兵力
D、保证国家的兵源
(3)下列关于这一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主要内容是“授民授疆土”
B、受封的诸侯不必接受周王的领导
C、加强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经济文化的联系
D、建立起严格的等级从属关系
(4)分封制能保证周王对广大疆域的统治永远牢固吗?为什么?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公元前356年,某国开始变法,其主要内容是:①编制户口,加强刑罚。规定五家为一伍,十家为一什。伍、什内的各家互相纠察,一家犯法,其他各家必须告发,如隐瞒不报,就以相同罪名处罚。②奖励生产。从事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劳役。③奖励军功。立了军功的贵族子弟,按照功劳的大小封爵。没有军功的贵族子弟,就没有爵位。④承认土地私有。用法令的形式保护土地私有制。⑤推行县制。把乡邑合并成县,长官称为县令,由国君任命。⑥统一度量衡。在秦国范围内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时期哪一国家的什么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概括变法的主要内容。
(3)这次变法产生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全史。本纪以叙帝王,世家以记侯国,十表以系时事,八书以祥制度,列传以志人物,然后一代君王政事,贤否得失,总汇于一编之中。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请回答:
(1)上图所示著作是哪一位历史人物编写的?
(2)指出这部史书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
(3)据材料二,指出材料一中的史书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见下图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请回答:
(1)我国古代的人们普遍使用纸是在()

A.西汉发明纸的时候
B.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后
C.公元8世纪传入阿拉伯国家后
D.12世纪传入欧洲后

(2)据材料,指出我国古代书写材料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纸术外传产生的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