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起草和产生的简要过程

开展专题论证阶段
中央政治局经过深入思考和研究、广泛听取党内外各方面意见,决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并作出决定
进行调查研究阶段
中央政治局常委、文件起草组成员深入一线,开展座谈调研
征求意见稿阶段
中央发出《关于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征求意见的通知》,并专门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
中央政治局审议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多次举行会议分别审议决定
中央全会审议
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并通过决定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是中国共产党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推进全面改革的政治共识。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概述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政治共识的。
改革开放使我国以世所罕见的速度发展起来,我们从未像今天这样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当前我国改革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等。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关知识,为如何解决当前我国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政策性建议。
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是恩泽当代、惠及子孙、功在千秋、造福人类的美丽中国的生态梦,它构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重要前提条件和坚实基础。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也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3)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高速增长,通货稳定,失业率低,为德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但随着经济增速下滑,失业上升,尤其是全球化、老龄化等,包罗万象的社会保障网、不断持续上涨的社会福利待遇,造成了社会保障缴费率和税率的不断调高,从而提高了生产成本,阻遏了投资,使经济长期低迷,失业率不断攀升。
“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现在要让这个‘利’,更多地落在百姓身上。”当前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人口流动频繁、城乡差距较大等新情况,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顺应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需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4)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学常识》知识,评析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并说明它对我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启示。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生态文明建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选举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19 53年制定第一部选举法时,我国的城镇人口比重只有13。26%。考虑到我国当时工人阶级主要集中在城市的具体情况,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各省按每80万人选代表1人,直辖市和人口在50万以上的省辖市按每10万人选代表1人。
材料二:改革开放后,我国城乡人口结构比例发生了较大变化。与此同时,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不断巩固和扩大,各级人大选举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的要求,2010年3月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选举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太代表。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政治生活》角度,简要分析修改完善选举法的依据。
(2)选举法的适时修改完善,对人们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有什么启示?

材料一:

注:2009年江苏低收入群体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7%,高收入群体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2.2%。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比为5.8:1。
材料二:2010年江苏的“民生地图”中生长出新的坐标:从2月1日起,在全国率先上调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各类地区最低工资涨幅均超12%;进一步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年末,全省符合条件的60岁以上农民将全部享受到基础养老金的保障;确保再脱贫100万贫困人口(家庭年收入在2500元以下的);对全省6000多名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
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传递的经济信息,说明材料二中江苏所采取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有人认为,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有利于促进公平,但不利于提高效率。请简要评析这一观点。

材料一:2007年10月24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嫦娥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它的发射成功,对推动我国航天事业在空间领域的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二:太空竞争是科技创新的竞争。“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是继发射地球卫星、突破载人航技术之后,我国空间科学和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实施绕月探测工程迈出重要一步。
材料三:中国坚持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宗旨,愿意本着“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共同发展”的原则,与世界各国开展航天合作交流。
(1)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说明中国在和平利用太空上的原则、立场的正确性。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就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三条建议。
(2) 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与“嫦娥一号”绕月卫星有关的信息,可以通过那些途径获取?
如果你想展示你的研究成果,可以选择那些途径?

材料一: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稳步推进,全社会法律意识普遍增强,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材料二: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尤其要注重优先发展教育,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1)当前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最根本的是什么?
(2)请列出保障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有哪些?
(3)材料二是怎样体现党的性质和宗旨的?
(4)简述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某市一些企业超标排放工业污水,居民乱乱倒生活垃圾、煤矿烟尘和汽车尾气造
成的混合型污染,使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面积扩大。水污染严重,群众呼声强烈。该市政府采取措施,控制污染,保护环境;制定行政法规,严格执法;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增强市民环保意识。请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
(1)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
(2)该市政府为什么要这么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