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老子的“损有余而补不足”、太平天国的“无处不均匀”和康有为的《大同书》,至建国后的人民公社、“大锅饭”,都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平均”的文化基因。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阶级社会,极端贫困的人们企盼平均分享财富,企盼有尊严的生活,这种思想对摧毁和瓦解封建制度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今天对我们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仍有启示和警示意义。
(1)材料反映了传统文化中的什么文化形式?简述这种形式的作用。
(2)结合材料,说明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这种传统文化。
铺张浪费是背离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落后文化现象,公务上的铺张浪费更是一种腐败行为,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提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要求各级政府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铺张浪费之风得到有效遏制,政府的公信力显著提高,崇廉尚洁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结合“文化对人的影响”相关知识,谈谈应怎样对待铺张浪费等落后文化现象。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土地被闲置。一种叫做家庭农场的新型现代化农业经营模式出现。B县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培育和发展现代家庭农场,把农村闲置土地整合,使农户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有效地提升了农业主体的经营能力。
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知识,分析B县发展家庭农场的意义。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减弱,必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鼓励社会参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和催生经济发展新动力。为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中共中央提出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全国人大对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进行执法检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我国政府先后出台多项措施促进科技创新与发展,全面提高科研资金的使用效率,对科研资金进行了系统整合,避免资金使用的碎片化。
结合材料,请从政治生活角度,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一:2014年1月15日,中纪委三次全会公报强调:各级党组织要密切联系实际,制定措施,坚决正风肃纪,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宗旨意识,使领导干部“不想腐”;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强化监督管理,严肃纪律,使领导干部“不能腐”;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使领导干部“不敢腐”。
材料二: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行政权面广权大,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现实中一些不尽如人意、百姓反映强烈的问题,多与行政权“任性”有关。“有权不可任性”,可谓找到了病灶,抓住了病根。
(1)结合材料一和政治生活有关“公民的政治生活”知识,谈谈要让官员“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公民应该做些什么?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有权不可任性”的原因。
2014年以来,中国与越南、菲律宾等国在南海领土上的纷争日趋激烈。中国政府明确表态,南海是中国的核心利益,大量的历史证据表明,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政府和人民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但中国坚持南海争议应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避免采取使事态复杂化、扩大化的举动。中国一直致力于同有关国家共同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维护南海和平稳定。
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回答,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