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减弱,必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鼓励社会参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和催生经济发展新动力。为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中共中央提出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全国人大对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进行执法检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我国政府先后出台多项措施促进科技创新与发展,全面提高科研资金的使用效率,对科研资金进行了系统整合,避免资金使用的碎片化。
结合材料,请从政治生活角度,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合理化建议。
2010年4月12日,西班牙“汉语年”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文化因交流而丰富,因交融而多彩。中西互办“语言年”进一步深化了两国的人文交流,增进相互了解,促进政治关系发展和经贸往来‘推进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全面合作。
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谈谈中西两国互办“语言年”的理论依据
2010年9月13日,以其高层次、大规模、前瞻性,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2010夏季达沃斯(即第四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开幕,近90个国家的超过1500名代表云集天津,围绕“推动可持续增长”这一主题展示各自真知灼见。
上述材料体现了政治常识的什么道理?请加以简要分析。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了让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享受到实惠,十七大报告指出,要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参观,埃及国家博物馆后说:"今天对埃及博物馆的访问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博物馆的馆藏表明,埃及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从这里面我们也感受到一点,就是要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对话、借鉴,这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们既要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要学习世界各国优秀的文明成果。"
结合上述材料,从文化创新的角度说明为什么“我们既要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要学习世界各国优秀的文明成果。”?
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办。某校高二(1)班同学以“走进世博、聚焦安徽”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上网等途径收集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法:
甲同学: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凸显汉字、京剧、中国红和水墨画等中国元素,整体布局体现了中华文化悠久的“和谐”思想;国家馆馆内用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现古代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等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安徽馆以徽派建筑标志性元素“马头墙、小青瓦”为外墙装饰,馆内通过徼剧、黄梅戏、凤阳花鼓等民间艺术的展示,让观众领略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的质感。
乙同学:上海世博会是低碳世博。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低碳”理念贯穿于上海世博会方方面面。如世博会的照明全面采用半导体照明(LED),既不减少亮度又节省能源百分之九十;安徽馆的建筑和装饰大量使用了节能环保产品;安徽将利用世博会推介发展低碳经济的招商项目,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请你结合乙同学的发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说发展低碳经济对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积极影响。(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