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洪应明在《菜根谭》中说:“粪虫至秽,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化为荧而耀采于夏月。故知洁常自污出,明每从晦生也”。这句话包含的主要哲理是
①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向其对立面转化
②以量变为基础的质变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③新事物总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
④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多样性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的基本特征是客观物质性、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社会历史性。以下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
①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栏目组到宁夏演出②科考队在南极进行科学考查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④经济、政治体制改革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承认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就必须放弃实践的有意识有目的性”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 )
A.不懂得物质和意识是可以相互贯通的 |
B.不懂得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C.不懂得实践的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与实践的客观物质是统一的 |
D.不懂得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
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这一论述表明: ( )
A.认识先于物质而存在 |
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
C.实践对社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D.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
当代自然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如先有“克隆羊”的诞生,时隔不久,又有“人类基因草图”的初步完成。从根本上说,这些都是由于 ( )
A.和平的国际环境造成的 |
B.国际竞争的重点转向综合国力的较量决定的 |
C.科学家的聪明才智造成的 |
D.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 |
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所进行的活动;历史上每阶段实践的内容,规模和水平都受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这表明
A.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
B.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
C.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
D.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