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一块荒地中的黑腹绒鼠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在每个100m×100m样方内布设100个抓捕工具,放置24小时后,统计所捕获的数量,进行标记后放归,3天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根据统计方法估计荒地内黑腹绒鼠种群密度为150只/10000 m2,表中X的数值约为
黑腹绒鼠 |
捕获数(只) |
标记数(只) |
初捕 |
10 |
10 |
重捕 |
X |
2 |
A.15
B.30
C.45
D.60
下表列出了两种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生长因子和他们合成并释放的次级代谢产物。并把这两种微生物共同培养在一个培养基中,它们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 )
微生物名称 |
生长因子 |
次级代谢产物 |
红酶母 |
嘧啶 |
噻唑 |
毛雷 |
噻唑 |
嘧啶 |
A.竞争 | B.寄生 | C.互利共生 | D.腐生 |
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系统中B细胞和T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成 | B.都参与体液免疫过程 |
C.都能够识别特异性抗原 | D.都能产生抗体 |
健康人血液的pH总是维持在7.35~7.45之间,这是由于 ( )
A.人体内含有大量水分 |
B.血液中NaCl的含量保持恒定不变 |
C.人体排出的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部分溶解在血液中 |
D.血浆中含有HCO3—和HPO42—等离子 |
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性14C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位置如右图。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处理甲图中A端,不可能在甲图中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
B.处理乙图中A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
C.处理乙图中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
D.处理甲图中B端,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
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 ( )
A.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实现 | B.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
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 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