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为杂食性动物,可捕食稻田中的小动物,对稻田中几乎所有的杂草都能取食。为研究稻蟹共作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下表。稻蟹共作对稻田中杂草密度、物种丰富度及稻田杂草相对优势度的影响表:
注:相对优势度表示植物在群落中优势地位
(1)采用 法调查杂草的种群密度,该方法的关键是 。表中杂草密度应为该方法调查数据的 值。表中数据说明稻蟹共作会在一定程度上 杂草密度,从而限制了杂草对水稻的危害,同时,改变了杂草的 和 。
(2)由于稻蟹共作,使水稻和杂草之间的 关系 (减弱/增强)。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所以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对稻田群落的结构有不同的影响。
(3)该生态系统中蟹的粪便中包含的能量属于 的生物同化的能量。水稻同化的能量在一年中根据用途可以分成 部分。
研究人员对取自五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生活细胞(甲、乙、丙、丁、戊)进行分析、观察等实验,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五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生活细胞结构分析
核膜 |
叶绿素 |
叶绿体 |
细胞膜 |
细胞质 |
细胞壁 |
|
甲 |
√ |
√ |
√ |
√ |
√ |
√ |
乙 |
√ |
× |
× |
√ |
√ |
√ |
丙 |
√ |
× |
× |
√ |
√ |
× |
丁 |
× |
√ |
× |
√ |
√ |
√ |
戊 |
× |
× |
× |
√ |
√ |
√ |
请据表作答:甲、乙、丙、丁、戊五种细胞中,
(1)最可能取自高等植物,判断的依据是。
(2)最可能取自动物,判断的依据是。
(3)最可能是原核细胞,判断的依据是。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受到破坏,其生物活性就会丧失,这称为蛋白质的变性。高温、强碱、重金属等会使蛋白质变性。先请你利用提供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
材料用具: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
蒸馏水、碘液、无水乙醇、试管、量筒、滴管等。
(一)、实验步骤:
(1)去两支试管,编号A、B,向两只试管中各加入1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然后A
试管加,B试管加5滴无水乙醇;混匀后向两支试管再各加2ml可
溶性淀粉溶液并混合均匀后,将试管放入适宜温度5min ;
(2)一段时间后,将两支试管取出,各加1ml本尼迪特试剂,放入50~65°C大烧杯中
水浴加热5min,并观察颜色变化。
(二) 实验结果及结论:
(3),说明乙醇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4) ,说明乙醇不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5)该实验的自变量,对照组是。
下图为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⑴与动物细胞分泌蛋白质有关的细胞器是[ ]。
⑵图中[ ]是细胞内物质运输的网络和通道;图中[ ]是大分子物质通道。
⑶图中5为_____与动物细胞_____分裂中的纺锤体形成有关。
⑷图中1是进行______呼吸的细胞器,产生ATP的场所除1外,还有[ ]。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A表示_________,D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化合物是由______个氨基酸分子失去______水分子而形成的,这种反应叫做_________。
(3)图中表示R基的字母是___________,表示肽键的字母是___________。
(4)图中有___________个肽键,有__________个氨基和_________个羧基。
(5)该化合物由___________种氨基酸组成。
(6)该化合物水解成氨基酸的过程中需要___________个水分子。
为了研究酶的有关特性,取两支洁净的试管并编号为A、B,各注入2mL体积分数3%的H2O2溶液;再向A管滴入2滴3.5%FeCI3溶掖,向B管滴入2滴质量分数20%的肝脏研磨液;堵住试管口,轻轻振荡;用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检验;观察并记录结果。
(1)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索。
(2)如果两支试管的现象均不明显,从实验材料角度分析,原因可能是。
(3)过氧化物酶能催化H2O2的分解,产生的[O]能使溶于水的无色焦性没食子酸氧化生成橙红色沉淀。为了鉴定马铃薯块茎是否含有过氧化物酶,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3号试管内加入的物质是。
②设计2号试管作为对照的具体目的是。
③如果2号试管未产生颜色反应,则出现橙红色沉淀的是第号试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