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场上的手提应急灯,主要是“无液干粉”铅蓄电池,其原理是将有腐蚀性的浓硫酸灌注到硅胶凝胶中去,使电解质溶液不易发生泄漏,大大改善了电池的性能。所用的原料仍然是铅硫酸二氧化铅。下列关于该铅蓄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电源的正极接铅蓄电池标“+”的一极 |
B.“无液干粉”铅蓄电池彻底改变了原来的铅蓄电池的原理 |
C.放电时在铅蓄电池的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
D.充电时电池上标有“-”的极发生氧化反应 |
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的供电系统中有再生氢氧燃料电池(RFC),RFC是一种将水电解技术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可充放电池.图为RFC工作原理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a极产生1.12L O2(标准状况下)
B. b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4H2O+4e﹣=2H2↑+4OH﹣
C. d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O2+4H++4e﹣=2H2O
D. c极上进行还原反应,B中的H+可以通过隔膜进入A
有0.1mol•L﹣1的三种溶液:①CH3COOH、②NaOH、③CH3COO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①中,c(CH3COO﹣)=c(H+) |
B.溶液①、②等体积混合,混合液中c(CH3COO﹣)等于溶液③中的c(CH3COO﹣) |
C.溶液①、②等体积混合,混合液中c(CH3COO﹣)+c(CH3COOH)=c(Na+) |
D.溶液①、③等体积混合,混合液中c(Na+)>c(CH3COO﹣)>c(H+)>c(OH﹣) |
两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均充入1mol X和1mol Y,分别于300℃和500℃开始发生反应:X(g)+Y(g)3Z(g).Z的含量(Z%)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在t3时刻改变了某一实验条件.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曲线a是500℃时的图象 | B.t3时刻可能是降低了温度 |
C.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 D.t3时刻可能是增大了压强 |
对于可逆反应:A(g)+3B(g)⇌AB3(g)△H<0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锌粒与50mL稀硫酸反应,10分钟末时反应物均有剩余,收集到标准状况下224mLH2,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此时间段内,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A.v(Zn)=6.5g•min﹣1 | B.v(H2SO4)=0.05mol•L﹣1•min﹣1 |
C.v(SO42﹣)=0.02mol•L﹣1•min﹣1 | D.v(H2)=22.4mL•min﹣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