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6分)某研究小组取足量形状、质量均相同的铝片,分别与浓度均为6 mol•L-1的等体积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取出剩余的铝片洗净、干燥、称量。
(1)上述反应剩余铝片的质量,前者________后者(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2)观察铝片与盐酸反应后的溶液较浑浊,且试管底部有少量黑色固体。
查资料已知:
①铝与盐酸反应,因反应过快而变成粉末分散到溶液中,形成黑色固体
②电解法冶炼铝所用的原料氧化铝是从铝土矿中提取的,氧化铝中往往还含有微量的氧化铁和二氧化硅杂质。写出在电解池中生成的铝与杂质二氧化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3)为探究(2)中黑色固体的成分,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黑色固体是Al和Fe
假设2:黑色固体是Al和Si
假设3:黑色固体是Al和_______________
(4)设计实验方案,基于假设3进行实验,验证黑色固体含有Al之外的其它成分。
限选实验试剂:蒸馏水、6mol·L-1H2SO4溶液、6mol·L-1NaOH溶液、6mol·L-1氨水、0.01mol·L-1KMnO4溶液、新制氯水、20%KSCN溶液。

实验步骤
预期实验现象和结论
步骤1:将反应所得浊液过滤、洗涤,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6mol·L-1  H2SO4溶液,充分振荡,静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黑色固体含有Si
步骤2:
 

(5)已知硅与NaOH溶液反应与铝相似。取m1g黑色固体加足量NaOH溶液充分溶解,滤去不溶物(不考虑可溶物的损失),配成250mL溶液,取出25.00mL溶液,按下列操作进行实验:

在上述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定量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黑色固体中Al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相对原子质量:Al-27  Fe-56  H-1  O-16)。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实验室现有:未知浓度的烧碱溶液100mL;能随时提供CO2的发生装置; 50mL量筒; 200mL烧杯。请仅利用上述药品和仪器制备较纯净的纯碱溶液。

某学生要用50 mL NaOH溶液和CO2来制取纯Na2CO3溶液,已知CO2气体在通入NaOH溶液过程中极易生成NaHCO3,且无明显现象。
实验室有下列试剂:①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 ②37%的盐酸 ③37%的硫酸 ④14%的盐酸 ⑤大理石⑥饱和NaHCO3溶液
实验室有下列仪器:量筒,烧杯,橡皮管,玻璃导管,分液漏斗,烧杯,洗气瓶,酒精灯。
已知下表中各物质在常温时的溶解度(g/100 g H2O)

Na2CO3
NaHCO3
NaCl
Na2SO4
NaHSO4
NaOH
15.9
8.4
35
35.5
20
40

本实验除了下面图给的仪器外,还应有:    (仪器安装补完整)。

实验为保证制得Na2CO3的纯度,应选用的药品,除①外,还应需要:    
简要叙述实验步骤,直到制得纯碳酸钠溶液              
根据给出的溶解度表,若保证在配制过程中不会有晶体析出,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含NaOH的质量分数的最大值是多少(写出计算步骤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大气压强对许多物理实验和化学实验有着重要影响。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
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收集氨气应使用    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      做干燥剂。
用左图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  。该实验的原理是   
如果只提供如右图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上述装置中,在反应前用手掌贴烧瓶外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还可以用什么简单的方法证明该装置不漏气。
写出浓硫酸和木炭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
如果用图中的装置检验上述反应的全部产物,写出下面标号所表示的仪器中应加入的试剂的名称及其作用:A中加入的试剂是   ,作用是   ;B中加入的试剂是   ,作用是   ;C中加入的试剂是   ,作用是除尽   气体;D中加入的试剂是   ,作用是   ;E中加入的试剂是   ,作用是   
实验时,C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15分)某同学在学习了氨的性质以后,运用类比的思想思考:(1)其他气体在一定情况下能否像氨气一样也形成喷泉?(2)氨气具有还原性,能否像H2那样还原CuO呢?于是他设计实验制取氨气并探究上述问题。请你参与他的活动并完成下列研究:
(Ⅰ)制取氨气及喷泉现象的探究
1.写出实验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2.收集氨气的方法是
3.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
(1)图1为化学教材中的喷泉实验装置。该生积极思考,只要满足烧瓶内压强与玻璃管水柱压强的和小于烧瓶外的压强就可以产生喷泉。于是他设计了图2和图3所示的装置。
①在图2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__________。
A.Cu和稀盐酸 B.NaHCO3与NaOH溶液 C.MnO2与稀盐酸D.Na2CO3与稀盐酸
②在图3锥形瓶中加入易挥发物质(如酒精),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下列的物质足量,结果也产生了喷泉。水槽中后加入的物质可以是___________。
A.浓硫酸B.食盐C.生石灰D.蔗糖

(2)城市中常见的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的原理与上述___________(从“图1”或“图2”中选择)装置的原理相似。
(Ⅱ)该小组中某同学设计了下列所示的实验
装置(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未画出),探究氨气
的还原性:



B



C



A

(1)该装置在设计上有一定缺陷,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对该装置的改进措施是

(2)利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CuO变为红色物质,无水CuSO4变蓝色,同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写出氨气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