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878年5月,俾斯麦提交的“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草案遭到帝国议会否决。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10月19日,新一届帝国议会以221票对149票通过了该法令,经皇帝批准,21日起法令生效。这件事反映了当时德意志帝国

A.首相有权力解散帝国议会 B.皇帝只有形式上批准法律的权力
C.联邦议会没有任何立法权 D.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袁世凯说:“以暴动手段来夺取政权我倒不怕,以合法的手段来争取政权,却厉害得多了”。由此他采取的行动首先是()

A.南北和谈 B.制造“宋案” C.镇压“二次革命” D.镇压护国运动

日本在《二十一条》中提出“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与他国”的真实目的是()

A.欺骗中国国民及世界舆论 B.维护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
C.排斥其他列强,以独霸中国 D.维护北洋军阀政府的权益

1913年,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赢得参众两院大多数议席,成为国会第一大党。这意味着( )

A.北洋政府实行民主政治 B.国民党取得组织责任内阁的权利
C.国民党领导人依此将取代袁世凯的总统职位 D.总统制将取代责任内阁制

1913年国会中主要党派构成统计表:

党名
发起人
在议会中所占席数
所属政治派别
国民党
宋教仁
392
革命派
共和党
黎元洪
176
旧官僚
统一党
程德全
24
旧官僚
民主党
汤化龙
24
立宪派

材料说明了()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
B.国民党完全主导民国初年的政治局势
C.旧官僚、立宪派入选国会,加速了辛亥革命的失败
D.宋教仁的议会斗争、政党政治的目标实现了

我国从农业宗法社会转化为工业法制社会的进程中,先后出现过一些宪法性质的法律文献。下列法律文献从民主与专制角度划分,其中明显区别与另外三个法律文献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