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贷款给苏联。”(《斯大林选集》)由此可见

A.由于资金短缺致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陷入空前困境
B.当时的苏维埃政权正在为打退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而努力
C.苏维埃政府实行
D.苏联寻求社会主义国家的合作以解决工业化的资金困难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斯大林格勒战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 这两个学说最终形成于(  )

A.17 世纪初期 B.18 世纪中期
C.19 世纪中期 D.20 世纪初期

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本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这里的“大兴土木”是指:(  )

A.摧毁蒙昧和专制主义 B.建设工业文明国家
C.弘扬理性和科学思想 D.创立民主法治社会

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然而物理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
①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②重视实用技术
③重视系统性的科学实验 ④理论体系完整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武汉大学冯天宇教授等撰著《中华文化史》,研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和阶段特征,如“隋唐:隆盛时代”,那么两宋时期的文化发展历程和阶段特征应该是(  )

A.从神本走向人本 B.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
C.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的勃兴 D.沉暮与开新

有人认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一观点主要是看到了董仲舒(  )

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
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