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郑观应《易言·公法》中说:“若我中国,自谓居地球之中,余概目为夷狄,向来划疆自守。……夫地球圆体,既无东西,何有中边。同居覆载之中,奚必强分夷夏。”这段话表明了作者

A.主张与西方建立平等关系 B.要求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
C.初步拥有了世界意识和观念 D.国家观念有了根本改变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维新思想的历史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山海关孟姜女庙的庙门旁,有一幅楹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下列能解释这一楹联反映的自然现象的理论是

A.“天人感应”的理论 B.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C.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钱乘旦在《1500年,现代化起步》中说,在近代世界的起点上,人们看到欧洲正在出现巨大的社会变动,看到欧洲已经发生大规模的文化运动,……这些都标志着世界正进入一个大动荡的时期,而动荡的发轫处就在欧洲。这些运动最早开始于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20世纪以来,中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中学历史教育,数次修订历史教育目标,其中一次的内容有这样的表述“了解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这一次的历史教育目标颁布于

A.1905年 B.1912年 C.1936年 D.1956年

王维的《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此诗的创作风格是

A.浪漫主义 B.爱国主义
C.现代主义 D.现实主义

《中国文化概论》说,“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士阶层兴起的直接原因是

A.宗法制的解体 B.各诸侯国对人才的渴求
C.封建的经济发展 D.私学的发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