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2年11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这是继中原经济区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国家出台指导意见之后的又一重大成果。规划的批复实施,使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目标任务更加明确,发展布局更加清晰,政策支持更加有力。标志着我省推进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三步走”工作部署全面完成,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进入了整体推进、全面实施的新阶段。
材料二2013年4月3日,国新办正式对外发布《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15年)》,这标志着中原经济区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全国首个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正式起航。
材料三 省委书记郭庚茂同志在多个重大场合提出要筹划好“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建设。
(1)材料一、二共同说明了什么?
(2)我国为何如此重视河南的发展建设?(4分,两个方面即可)
(3)请参考郭庚茂书记讲话结合自身实际谈谈青少年怎么为河南的发展建设作出贡献?(4分,两个方面即可)
材料一: 网络是人们交流、信息共享的重要媒介。一方面,网络逐渐成为释放中国社会“正能量”的一个重要平台,尤其2013年这种网络的“正能量”表现更为突出,从突发灾难的守望相助,到公益行动中的慷慨解囊,从网络问政中的良性互动,到微博反腐中的锲而不舍,这种“正能量”在一系列网络事件中得到施展和印证。另一方面,网络也成为传播谣言等不良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让网络成为集聚与传播“正能量”的平台,也是广大民众的期望。
材料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问政平台已经成为网络议政、民智汇聚的重要阵地。2013年,我国政府众多部门创新构建微博、论坛与问政平台的连接通道,及时汇集大型综合性门户网站的各类涉及民生的信息,将“网络问政平台”打造成一个传递民声、了解民情、福泽民生的信息平台,使“网络问政”全面提速。
材料三:2013年9月9曰,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施行。该解释根据信息网络谣言行为的动机、影响、传播范围等明确了其罪责。同时,全国公安机关集中开展“清网”专项行动,将扰乱网络秩序、危害社会稳定的“秦火火”、“立二拆四”等网络“大V”绳之以法。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说明用网络传递正能量属于发展先进文化哪方面的内容?能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政府将“网络问政平台”打造成一个传递民声、了解民情信息平台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分析说明我国国家机关的举措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哪些要求?对广大网民有哪些启示?
为更好地了解国情,我市某校九年级“时事风云”兴趣学习小组摘选了2014年“两会”中的下列热词进行探究分析。
热词一:三个“最严”保“舌尖上的安全”
建立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的全过程监管机制、社会共治制度和可追溯体系,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热词二:向污染宣战
“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于人民群众的“心肺之患”予以了坚定的承诺。
热词三:“寒门”如何也能出“贵子”
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使更多农家子弟有升学机会”的政策提法引发关注。这一承诺释放了教育公平的积极信号,表明政府将积极撬动“寒门难出贵子”问题。
(1)上述热词共同体现的主题是。(请将你选择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发展经济②关注民生③合作共赢④文化强国
(2)我们生活中还存在着类似热词二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请试举一例。(不得与上述热词反映的问题重复,2分)运用所学知识,说说我国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你列举出来的问题。(至少3点,4分)
(3)热词三说明了什么问题?我国为什么高度重视此问题?
材料一:第四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2013年9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三年来,新疆引进的19个省市累计援疆项目达3531个,拨付援助资金351.7亿元。2013年,19省市初步安排援助项目1065个,计划安排援助资金110亿元。新疆今年还争取到中央预算内资金200亿元。5600多名援疆干部根据当地产业发展需求,与当地群众紧密团结在一起寻求致富路径,满怀激情地为新疆的跨越式发展续写新时代的“边塞新曲”。
材料二:近年来,“东突”恐怖势力除在新疆各地制造一系列暴恐案件外,还在2014年3月1日在春城昆明火车站制造了严重暴力恐怖案。该案经公安部组织云南、新疆、铁路等公安机关和其他政法力量40余小时的连续奋战成功告破。暴力恐怖案件受到全社会的谴责,
材料三:2014年3月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決定,在全疆各级机关抽调20万名干部,开展为期三年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此活动必将为新疆和谐稳定,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将各族人民群众的心凝聚成一股强大的正能量,攻坚克难,推动新疆全面深化改革,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疆唱响跨越式发展“边塞新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国家的这一系列的援疆举措集中体现四个认同中的哪一认同?对我们正确理解这一认同有什么样的帮助?
(2)从影响新疆团结稳定的主要危险的角度谈谈国家为什么要严厉打击暴力恐怖犯罪分子?
(3)就自治区“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的开展,从国家的最高利益角度谈谈作为新疆的青少年如何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和公民意识以实际行动维护各民族团结?
材料:2011年11月闭幕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在全社会培植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1)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是什么?
(2)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哪一方面?
(3)你认为在学校开展哪些活动有助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材料一:2011年3月14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指出,30多年的改革开放,国有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国有经济比重虽然有所降低,但它依然掌握着国家经济命脉。
材料二:“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
(1)材料一中提到的属于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的经济形式分别是什么?
(2)国有经济是怎样“掌握着国家经济命脉”的?
(3)要坚持和完善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是什么?它是由什么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