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环球时报》社论认为,中美两国就如骑在一辆特殊双人自行车一前一后的两个人,虽然很酷,但不好骑,这辆双人自行车只能前进,不能停下。回顾多年来的中美关系,可以说是合作压倒了折腾。想折腾中美关系的人没有退出,但折腾产生的效果与影响在减弱,合作仍是主流。合作为中美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它符合中美各自的利益和世界和平发展的大势。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简要分析中美关系中折腾与合作并存的原因。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定不移地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扩大内需的难点和重点在消费,潜力也在消费。扩大居民消费要在提高消费能力、稳定消费预期、增强消费意愿、改善消费环境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运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有关知识说明扩大消费的理由。(14分)

2012年,中国政府针对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提出多项举措,勾画出温暖的民生画卷,让亿万老百姓实实在在看到党和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心。措施如下:

社会关注问题
政府举措
收入问题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社会保障问题
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覆盖范围扩大到60%,并同步推进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分配不公问题
尽快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重点采取三方面措施:一是着力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众的基本收入。二是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三是大力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运用经济生活中“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的相关知识,阐明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举措的依据。(12分)

材料某中学高一同学在探讨对消费的认识时,甲、乙、丙同学各自发表了见解:
甲同学说:某手机广告云:“我的手机自已喜欢就行了,管它有没有摄像头,管它是否时尚,只要它有个性够反叛、跟我有feel,我就要它。”
乙同学说:食品消费,向广告看齐;人情消费,向父母看齐;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美容消费,向明星看齐。
丙同学:现在提倡“科学消费”,所以,“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请问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受到哪种消费心理的影响?
(2)你认为中学生应如何做一名理智的消费者?

随着我国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梦”成为“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以来,中国家用汽车的消费量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2013年1月23日发布中国《汽车社会蓝皮书》称 ,“2012年中国已经正式进入‘汽车社会’,每百户家庭私人汽车拥有量超过了20辆,5年后私人汽车保有量会翻一番”。家用汽车销量的猛增,带动了了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2010年,中国汽车的产量超过1800万辆,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制造大国。同时,随着能源价格的上涨和生态文明理念的普及,消费者对节能环保汽车需求愿望越来越强烈,在这种形势下,新一轮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发竞争在汽车制造企业之间已经激烈地展开。方兴未艾的汽车消费带动了与汽车有关的广告、保险、金融、维护等行业的兴起与繁荣,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知识分析汽车消费的积极作用。

近年来,由于我国粮食、肉禽等农产品出现供应偏紧、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导致农产品的价格持续上涨。对于消费者来说,农产品涨价有不利影响,主要是涨价的商品都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但是涨价会提高下一生产周期的生产数量。
(1)简要分析材料中我国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
(2)结合材料,分析农产品价格上涨对我国农业生产和城乡低收入群众的生活的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