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4日,央视新闻《1+1》以《校服如何“致青春”?》为题,对重庆巴蜀中学推行校服改革一事进行了关注,该校根据时代的发展,一改沿袭20多年的运动型校服,设计出新颖时尚、青春靓丽的校服,使不少学生对校服的态度从“不想穿”变成“想要穿”。学生态度的变化说明
①世界上的事物都处在变化发展之中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化
③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14年8月在南京举行,这是继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后,东西方文化的再一次激情交汇和碰撞。我们既要弘扬奥运精神,又要让世界人民感知底蕴深厚、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交融。这体现出
①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②文化创新是文化多样性的基础
③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④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2013年12月4日,经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珠算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增加有关算盘的学习要求。对珠算文化进行申遗、传承和保护,是因为( )
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我国将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从文化角度看,拓宽终身学习通道是基于( )
| A.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
| B.教育是促进文化交流融合的主要途径 |
| C.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
| D.教育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 |
“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少小离家,如今回,双手颤抖,你捧着的一坛坛不是老兵遗骨,而是满满的乡愁”。这是2013年《感动中国》栏目组对台湾老兵高秉涵的颁奖词,它体现了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强大凝聚力
②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③海峡两岸民众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
④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2014年3月15日,央视大型文化纪录片《舌尖上的诱惑之重庆火锅》在朝天门举行开机仪式。具有标签意义的火锅文化和码头文化深深植根于巴渝土壤,又对当地社会生产和人们的人文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上述事实主要表明
| A.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 B.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
| 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 D.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