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波兰籍银行家兼经济学家布罗赫在19世纪末期曾预言,由于文明的进步和工业的潜力,战争会变得持久和具有整体性,战场上的决斗将变成工厂、技术和资源的较量,军队的重要性退到了第二位。并且由于科技的进步和武器杀伤力的增强,将军和士兵会变成纯粹的屠杀机器和被屠杀的对象。
材料二 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罗斯,如果他鼓励农奴和乌克兰人造反……情况对他很可能比较顺利,可是他没有这样做。普法战争中,俾斯麦也没有支持无产阶级的巴黎公社来对抗凡尔赛政府。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情形是各国政府都力图到对方政府中寻找代理人,或是利用宣传手段使对方政府威风扫地,或精神崩溃,或制造政治动乱。德国政府不断鼓励俄国少数民族的独立运动,或是利用俄国移民中的激进分子到工厂和军队去制造矛盾。英、法、美则在对德国实行经济封锁的基础之上,配之以宣传上的攻势。这种双管齐下的策略,加上德军战场上的形势不妙,逐渐破坏了德国人在精神上进一步抵抗的决心,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逐渐消失。
(1)布罗赫的预言是否得到实现?结合史实简要说明之。
(2)根据材料二,说明“一战”同以往战争的不同。你怎么看待这些不同?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剧变。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外患之凭陵,清廷之腐败,国亡之无日。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探。遂致力于办报,籍报纸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天下。 ——陈玉申《晚清报业史》
材料2:近代部分报刊图片
材料3:最近网络谁最红?郭美美。“一夜成名是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和媒介发达的综合产物。”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副教授迟毓凯这样认为。如今,互联网大行其道,一方面造就了一批敢于追求成功、成名的“弄潮儿”,他们敢想敢秀,反映了社会进步带来的个体意识的提升;另一方面造就了一批能够自发营造社会效应的网民,他们借“造浪”实现自我社会价值,间接满足心理期待。
请回答:
(1)据材料1,指出近代有识之士倡导办报刊的原因和主要目的。
(2)据材料2及所学知识,指出这三份报刊所宣传的主要思想。
(3)据材料3,指出当今大众传播的媒介有什么重大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
互联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人只需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
——英特尔公司副总裁肖恩·马洛尼
请回答:
(1)互联网为什么被称为“第四媒介”?它诞生于何时?
(2)中国哪一年正式接入互联网的?
(3)为什么把互联网称为“魔幻的第七大洲”?
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大众传媒发展情况表(1985~2000年)
1985 |
1990 |
1995 |
1999 |
2000 |
|
报纸总印数(亿份) |
246.8 |
211.3 |
263.3 |
318.4 |
329.3 |
广播节目制作时间(小时) |
280 799 |
647 762 |
2 332 164 |
2 931 682 |
3 381 466 |
电视节目制作时间(小时) |
38 056 |
91 572 |
383 513 |
526 483 |
585 007 |
互联网用户(户) |
7 213 |
3 014 518 |
9 021 717 |
请回答:
(1)分析上表中四种传媒发展的速度,哪种最快?你能分析其原因吗?
(2)据材料分析互联网的普及是否影响了其他媒介的地位?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材料2: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周积明《最初的纪元》
(1)观察材料1中的图片,与传统交通工具相比,近代新式交通工具有什么进步之处?
(2)根据材料2,归纳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修建铁路“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如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涝之灾易招”;火车飞行,“路稍有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凌逼,几至亡国”。清政府认为“铁路断不宜开”的观点不无道理,遂搁置修路倡议。
材料2:19世纪末,列强竞相在中国投资建设铁路,如中东铁路、胶济铁路、广九铁路等。同时,列强激烈争夺卢汉、粤汉、津镇铁路的修筑权。
材料3:2011年6月30日,京沪高铁开始运营,标志着我国高铁运营进入一个新时期。
京沪高速铁路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里程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后,将对加快“环渤海”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圈及沿线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沟通交流,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产生重大积极影响。……京沪高铁是高铁技术的集大成者,科技创新造就多个世界纪录。对沿线地方经济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带动作用,也促进了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和材料2,归纳影响近代中国铁路业缓慢发展的原因。
(2)据材料3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京沪高速铁路的建成将对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哪些重大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就近代以来中国铁路的发展谈谈你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