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全国人大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下列对抗日战争和上述立法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
| B.立法彰显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
| C.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的重大转折点 |
| D.立法表明了中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坚定立场 |
《剑桥中国晚清史》写道:“改革派人士认为,了解西方的最好途径是和平,而不是战争…… 他们相信西方人志在贸易,而不在领土。因此,中国的方针是用商业特权安抚侵略者,用物质的诱饵来控制他们。”下列对“改革派”的评价错误的是
| A.改革派主张以商业救国 | B.改革派在中国掀起“西学东渐”高潮 |
| C.本质上改革派并不反对西方侵略 | D.改革派的阶级本质注定了改革的结果 |
钱乘旦对英国有这样一段精彩的阐述:它留下的遗产是不可计量的,没有近代的英国,就没有现在这个世界……它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英国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现代文明。以下属于英国 开创的“新的文明”的是
①确立君主立宪制②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
③开展工业革命④首倡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大预言:2049的世界》认为:“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下面能够支持作者观点的是
| A.葡萄牙和西班牙最早开辟新航路 | B.葡萄牙和西班牙最早发动资产阶级革命 |
| C.葡萄牙和西班牙最早开始工业革命 | D.葡萄牙和西班牙对外贸易发达 |
观察《中国各历史时期天然植被破坏过程》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 A.唐宋时期,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
| B.清军入关后,东北地区加快开发 |
| C.长期战乱是自然植被退化的根本原因 |
| D.我国的农耕文明从黄河流域逐渐向全国扩展 |
“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凡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 正确的是
| 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
| C.希腊的地理环境是产生民主制度的根源 |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