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某历史学者说:“外国资本家被邀请到俄罗斯投资,私人经济在贸易、服务甚至工业领域都得到鼓励。在农村,农民可以随意耕作他们新获得的土地,并在市场上出售其产品。”材料所述历史现象处于
| A.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时期 |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
| C.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时期 | D.斯大林快速工业化时期 |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世界贸易组织于2009年2月9日召集各成员国举行特别会议。这次会议的议题最可能是()
| A.确立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
| B.着力推进区域政治与经济一体化 |
| C.致力于保护成员国的民族产业 |
| D.促进各国市场开放,推动贸易自由化 |
三十年前,父母亲朋、恋人对远行者的叮咛是“一定要写信来”;20世纪90年代后,离别的嘱托变成“常打电话”。如今,书信、电话、短信、电邮、MSN、QQ总有一款适合离者抒发别情,道声平安。这不能说明()
| A.科技改变生活 |
| B.文化多元化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 |
| C.改革开放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
| D.科技发展对人们的行为方式产生了影响 |
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 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
| 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 | 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
| 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 | 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 |
口号不仅是浓缩的历史,还是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引导人们行为取向的有效鼓动方式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下列口号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革命无罪,造反有理②发展是硬道理
③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④三年超英,五年赶美
| A.①②③④ | B.④①③② | C.③④①② | D.①④③② |
下面是从“一五”(1953~1957年)到“二五”(1958~1962年)时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变化示意图。对这种变化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大幅度增加,第三产业比重基本不变 |
| B.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严重的自然灾害破坏了农业生产 |
| C.第二产业比重大幅增加主要是“左”倾路线下片面发展重工业所致 |
| D.第三产业比重基本不变的主要原因是计划经济下忽视商品经济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