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地多不打粮, 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 C.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
| D.大跃进运动 |
“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这种言论应属于
| A.西学东渐 | B.西学中源 | C.中体西用 | D.西体中用 |
1789年-1814年,法国的一部法律规定:取消等级划分,将法国人民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凡年满25岁,有不动产、雇佣工,并缴纳等于三天工资价值的直接纳税者,叫做积极公民。又规定:国王人身神圣不可侵犯,有权任命部长、驻外使节、高级军官,以及取得立法会议的同意进行宣战和媾和。根据以上内容判断,这部法律制定于
| A.大资产阶级掌权时期 | B.吉伦特派统治时期 |
| C.雅各宾派专政时期 | D.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 |
法国大资产阶级当权实现了预定的革命目标,但革命仍继续前进,这是因为
①大资产阶级保留了国王②封建势力的猖狂反扑③外国势力的武装干涉④巩固革命成果的需要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法国大革命期间,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斗争说明了
| A.封建势力与资产阶级之间斗争表面化 |
| B.在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上存在根本分歧 |
| C.资产阶级的不同阶层存在着利益冲突 |
| D.对待国外的封建势力态度不同 |
复辟的波旁王朝被推翻后法国政体更替的先后顺序是
A
.君主立宪制
共和制
帝制
共和制
B.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共和制
帝制
C.共和制
帝制
君主立宪制
共和制
D.君主立宪制
共和制
帝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