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写道:“每一农户以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获得耕种一份土地的责任,这份土地以前是由集体耕种的。在卖给国家一定数量的粮食和其他产品后,农户可随意处理其产品。”下列关于“这份土地”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集体耕种 | B.农民所有 | C.无偿使用 | D.集体所有 |
下示材料是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 某次会议上的讲话。他讲话是
| A.以实现言论自由为目标 |
| B.对修正主义进行批判 |
| C.对双百方针进行阐述 |
| D.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路线 |
中共中央在《中央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指出:“党在这次事变中的中心任务是:……领导群众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暴力政策,……反对进攻苏联和苏区,拥护苏维埃,武装保卫苏联……”对这则历史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材料内容体现了国民大革命时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
| B.材料内容是左倾路线统治全党的反映 |
| C.材料内容的时代背景是抗日战争时期中苏结盟联合反对法西斯侵略 |
| D.材料内容是中共中央就当时社会矛盾的变化做出的正确决议 |
1925年孙中山病逝,北洋军阀将领徐树铮送了一副挽联:百年之政,孰若民先,曷居乎一言而兴,一言而丧;十稔以还,使无公在,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对该联的理解适当的是
| A.该联反映出北洋军阀对国民大革命的恐惧 |
| B.北洋军阀统治独裁专制,所谓“百年之政,孰若民先”是言不由衷 |
| C.该联肯定了孙中山在反对军阀割据、维护国家统一中的重要作用 |
| D.该联肯定了孙中山在维护民主共和中的重要作用 |
有学者认为,官僚资本是以国家所有制形式来实现统治集团利益的资本形式。按此说法,近代中国的官僚资本最早应该出现在
| A.19世纪六七十年代 | B.19世纪末20世纪初 |
| C.民国初年、“一战”期间 | 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 |
古代有一个学者,他认为“学百姓”也就是“学孔子”,学得“一般吃饭”、“一般睡觉”的百姓日用之“常情”,即是“学得一个真百姓”,“才是一个真学者”。这个学者的思想可能受到哪一学派的影响?
| A.老庄道学 | B.魏晋玄学 | C.程朱理学 | D.阳明心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