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70年代前后,民间出现了以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为代表的民族工业。关于这一时期民族工业的说法错误的是
A.集中在机器制造领域 | B.受到外国资本的挤压 |
C.有利于中国的现代化 | D.大多在沿海开放口岸 |
列宁曾这样说过:“如果我们建立了充分经济核算的托拉斯和企业,但又不会用精打细算的商人的方法充分地保证我们的利益,那我们还是地地道道的大傻瓜。”列宁的意图是()
①要用商品市场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②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政策
③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④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①③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有学者认为,它“开始了关于政府的社会和福利责任的一场思想革命……政府对于经济方面发生的事不能袖手旁观这一原则,在此之后已不再受到严重挑战了。”这场“思想革命”是指()
A.启蒙运动 | B.新经济政策 |
C.新文化运动 | D.罗斯福新政 |
历史学家往往会用特定词汇来表示历史运动和历史潮流。“□□□□”这个词就常常用来描述从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下半叶这段时期的发展。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运动,但同时期的物质进步和社会动荡相结合又产生了激动人心的深刻变化。在□□□□中填上的词应该是()
A.圈地运动 | B.“光荣革命” | C.启蒙运动 | D.工业革命 |
据学者研究,在1800年以前的两个半世纪里,世界生产的白银可能有一半或至少三分之一流入中国。这主要得益于()
A.新航路的开辟 |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C.政府鼓励对外贸易 | D.商帮经营范围扩大 |
1978年,安徽小岗村18家农户决定分田到户,揭开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2006年1月,该村决定重新走上合作经济的道路,规划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红色旅游、着力办好工业园”的发展战略。这个变化说明( )
A.分田到户的小岗村道路不利于中国农业现代化 |
B.分田到户的小岗村做法不适合当时生产力水平 |
C.分田到户没有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农业发展 |
D.小岗村走合作经济的道路是历史的倒退和否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