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探究
【美丽中国,我关注】
材料一:“……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大报告中,“美丽中国”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新词。 “美丽中国”体现的是自然之美,和谐之美,人文之美。 “美丽中国”,美在山川,美在文化,美在历史,更美在人文——最美的是人。”
材料二:2013年1月24日,漳州市政府召开会议,要求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着力解决好群众关心的重点环保问题,抓好九龙江流域综合治理,加大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排查力度,进一步整治大气污染,做好空气质量监测公布工作,确保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
【教材链接】(1)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实施什么国策和战略?
【理性思考】(2)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为什么?
【身边感悟】(3)建设美丽中国,需从建设美丽家乡做起。想一想,自己的家乡在生态文明方面还存在哪些不美丽的地方?
【参与行动】(4)要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请你以“建设美丽家乡”为题,写一篇利于家乡生态建设的建议稿。(不少于200字,10分)
某班环保小组把课前收集到的一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数据(见下表),在课堂上进行展开讨论。
一般家庭用盆积攒淘米水、洗菜水浇花 |
每天可节约水18升 |
厕所未使用节水型器具 |
每次约多耗水3升 |
淋浴擦肥皂时关掉水龙头 |
洗一次澡可节约水60升 |
回收100斤废纸 |
可生产80斤再生纸,等于少砍一棵树 |
针对上述数据,有的同学认为: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没有必要为一张纸、一盆水计较。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观点的?请简要说明理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新闻媒体不断曝光社会上一些厂家为降低产品成本,牟取暴利,在一些学习社会用品中使用有毒有害材料,给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损害的不法现象,引起社会的关注。
(1)以所学的法律知识,简要评析上述材料中厂家的行为。
(2)假如你买到上述厂家生产的产品,应该怎么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领略•世界文化】2014年3月,习近平在出访演讲时提到,法国卢浮宫、中国故宫珍藏着千万件艺术珍品,展现了世界文明成果。法国总统希拉克参观秦俑后说:"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1)你认为不同国家的独特文化体现了什么?
【品读•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等,共同组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2)请你谈谈中华文化的巨大影响。
【传承•优秀文化】家国情怀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的家规祖训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校开展"好家风,我传承"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3)写出值得你骄傲的家风和传承家风的具体行动。注:回答问题时请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社会生活中,人人离不开消费,我们都是消费者。
【事件回放】2014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杭州广琪贸易公司将过期食品加工成面包原料出售、君宝康等不良商家生产的婴幼儿奶粉中鱼肝油竟是药品等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事件。
(1)【事件回放】启示我们如何炼就一双"慧眼"?
【社会思考】有的同学认为,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增加了消费者网购7天无理由退货的规定,所以我们今后可以尽情消费了。
(2)你如何理解【社会思考】中的观点?
阅读下列材料,运用《国策经纬》的有关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全面深化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中共十八大以来,新一届领导频提"改革",习近平9次离京调研考察,改革均被提及。李克强8次离京考察中,更有7次直接强调改革。2014年3月1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一词一共出现了77次。截至2014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已出台改革性文件100余份。省区市党委和政府已出台200余份改革性文件。新一届政府成立以来,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达到400项。
(1)结合材料,说明党领导人民坚持深化改革的原因。
(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