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发公众对传统家庭教育的关注与热议。大家认为在传媒日益娱乐化、商业化的今天,这类节目有益于清白、正面家风的传播,对社会发展大有裨益。材料表明( )
A.电视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
B.传统家庭教育是当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
C.家风作为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 |
D.公众对传统家风教育的关注,肯定了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
假设某国2009年甲产品的总产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产品2010年的价格是
A.5元 | B.10元 | C.20元 | D.8元 |
“你可以跑不赢刘翔,但一定要跑赢CPI(CPI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这句戏谑的话语背后,是人们对物价持续上涨的担心。价格的上涨对生活的影响是不一样的,表现在
①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
②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
③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会使互补商品需求量减少
④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会使替代商品需求量增加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2010年夏天在选择乘坐哪类火车前往上海参观“世博会”,张先生和李先生的意见出现了不一致。张先生说:我想乘坐动车的卧铺,虽然价格高一些,但舒适,速度快,用时少。李先生说,我想乘坐普快的硬座,虽然它的速度没有动车快,但价格低。由此可见
A.商品价格的高低受供求关系影响 |
B.商品价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 |
C.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 |
D.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
在农贸市场用10元钱购买了5斤大米,在这一购买活动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A.支付手段 | B.流通手段 | C.价值尺度 | D.贮藏手段 |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到农贸市场购买粮食、蔬菜、水果,到商店购买油盐酱醋、文化用品等。这些不同种类的商品的共同特征是
①都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都是为了生产者自己享用
③都具有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④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