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大型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至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这些“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问题,终于被人类破解的标志性科学成就是

A.牛顿的经典力学 B.普朗克的量子论
C.达尔文的进化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经典力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张岱年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这里的“先天不足”是指()

A.知识分子群体不够强大 B.资本主义经济不够充分
C.民众的公民意识尚未觉醒 D.专制集权体制顽固持久

王艮(1483~1541),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曾提出“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条理处”的观点,以下对其观点解读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小生产者小市民阶层的要求和愿望
B.具有一定进步性但本质上仍是维护封建专制的
C.具有思想启蒙并引领了明后期的思想解放潮流
D.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有密切关系

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

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
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制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一论断评价的是()

A.孟子的“仁政“学说
B.荀子的礼法并施主张
C.韩非的法家思想
D.董仲舒的新儒学

天气转冷,四位同学讨论穿衣问题。甲说:“天冷多穿一点,天热少穿一点,穿衣应合乎四季的变化。”乙说:“穿衣服要依身份与地位而定,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说:“讲究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着简单朴素为好。”丁说:“何必麻烦,按学校规定,大家都穿校服不就好了吗?”他们四人的说法恰好与春秋战国的四种思想相吻合,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B.甲-道乙-墨丙-法丁-儒
C.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D.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