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地区地势( ),大气稀薄,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但因地势高,气温低,年温差( )。平原地区则相( )。
下图为某日的太阳光照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为 极点俯视图,弧AB为 (晨或昏)线。
(2)此图反映的节气为北半球的 ,其依据是 ;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 ,北半球各地昼夜长短状况为 。
(3)A、D、E三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太阳高度等于0°的是 、昼最长的是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2分)
(1)若该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比较甲、乙、丙、丁四处的气压高低 ;甲的热力状况是 (受热或冷却)。该环流形成的最根本原因是 。
(2)若该图为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判断甲、乙哪一个是城市 ,并说明理由 。
(3)若该图为北半球二分日中的中纬环流,请写出甲、乙的纬度:甲 ;乙 。并说出②的近地面的风向为 风。
(4)若该图为大西洋中低纬海区大洋环流,请判断该海域所处半球 (南或北)。并写出图中数字代码所代表的洋流名称:① ;③ ;④ 。
读我国北方及周边地区11月某时天气形势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A处是(高或低)气压中心,在其控制下,易出现天气。
(2)B、C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地,说明你的理由。
(3)此时,控制北京地区的天气系统是,该天气系统过境后,北京的气温、气压变化状况是:气温、气压。
(4)北京与A处相比,气温日较差较小的。
读“2014年12月28日14时中国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气压单位:百帕)”,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气压中心影响下的天气特点是。
(2)乙、丙两地风速较大的是______地,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可能形成降水的地区是____________。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读“某地地质构造和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处地质构造是_______,该处岩层顶部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丙三处中,______处地下可能有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
(3)从水循环的环节来看,③为___________,⑤为___________。
(4)水循环的主要地理意义表现为。(答出一点即可,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