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从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了解它,牢记它,可以使我们勿国耻!
材料一: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材料二: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经过各方面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材料三: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悍然向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
(1)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发生后,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导致怎样的结果?(2分)
(2) 材料二中的西安事变的发动者是谁?(4分)
(3) 根据材料三提供的内容,请你说出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并举出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4分)
(4)抗日战争的胜利洗刷了百年的国耻,战争胜利是在哪一年?(2分)
学以致用,探究问题。
材料一: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和“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材料二 :文学来源于生活。 鲁迅小说《阿Q正传》里描述了辛亥革命时期一个可怜可悲的中国最底层的百姓形象,他想投靠革命,把自己的辫子绕起来用一根筷子别在头顶,最后却落得被处死的悲惨下场。
(1)根据材料一,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试用所学史实来说明你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鲁迅眼里的辛亥革命成效如何?
(3)请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评价辛亥革命?你认为应如何评价历史事件?
历史研究的主要途径由下列几个方面组成
设计方案:①确定主题②收集资料③整理资料,分析史料④展示成就,下列是某同学收集到的有关资料。
(1)确定主题,根据资料你分析该同学研究的主题应当是什么?
(2)整理资料,史料分析。上述发明最早的是什么?
(3) 世界文明的交流是古代文明融合发展的主要途径,上述文明成就传入西方的主要通道是什么?举一例论证该文明对西方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伏尔泰语录》
材料二“人类社会的任何合理的权威就都应建于人民之间的相互约定。”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三声名远扬的法国思想家们为全人类提供了宝贵精神财富。……读法国近现代史特别是法国大革命史的书籍,让我丰富了对人类社会政治演进规律的思考。读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人的著作,让我加深了对思想进步对人类社会进步作用的认识。
——习近平在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分别指出材料一、材料二中伏尔泰和卢梭的基本思想主张。他们的主张同属于什么思想?
(2)材料三“法国思想家们的宝贵精神财富”集中体现为法国大革命的哪一重要文件?他们的思想对法国大革命起到什么作用?
(3)以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为例,谈谈你对“人类社会政治演进规律”的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维吾尔族居住在新疆天山南麓,信仰伊斯兰教,清朝称之为回部。18世纪中期,曾参与准噶尔贵族叛乱的回部贵族小和卓怂恿其兄大和卓发动叛乱。
19世纪60年代,中亚地区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占据天山南北许多地方。1871年,俄国出兵侵占伊犁。新疆局势处于危急中。
——摘自北师大版式历史教材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请回答:
(1)材料一“丝绸之路”开通于哪一朝代?贡献最大的是那一历史人物?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清朝政府处理新疆危机、加强统治的具体措施。
(3)材料三反映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对新疆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哪项基本政治制度?该制度的实行有何重大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和谐的民族关系能促进社会的繁荣发展。某校同学进行“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他们去共同探究。
步骤一:史实举例
(1)完成表格(每空1分,计3分)
朝代 |
妥善处理民族关系的典型事例 |
西汉 |
①两次出使西域。 |
唐朝 |
唐太宗把②嫁给松赞干布 |
③ |
设驻藏大臣与达赖和班禅共管西藏 |
步骤二:阅读探究
材料一:北京5月23日电22日7时50分许,乌鲁木齐发生一起严重暴力恐怖事件,目前已经造成31人死亡,94人受伤。
——中新网
材料二: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早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维尔、蒙、汉等民族逐步融合。
——《中国通史》
(2)请你用史实说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3)材料二所反映的民族大融合的盛况出现于哪个朝代?这一时期形成了一个什么新的民族?
步骤三:学史感悟
(4)民族团结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你认为应如何发展新时代的民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