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摘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1998年,全国已先后成立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
材料四:“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摘自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的《乡愁》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回答:为解决西藏问题,中央人民政府主要采取的方式是什么?西藏的解放有什么重要意义?
(2)材料二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采取了什么政治制度?(2分)
(3)材料三诗歌中的“喜事”指什么?
(4)依据材料四回答:目前我国解决“乡愁”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5)如果上述材料是提供给你的研究性学习材料,请确定上述材料的主题?
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都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历史上,开创庞大帝国的帝王之中,排名没有比得上秦始皇的,因为无论是古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还是古罗马帝国的凯撒,他们的帝国早已不存在了,对世界的影响远无法与秦始皇相比。其实,即使他们在位时,其对帝国统一性的重组也远远小于秦始皇。
--《影响世界的100帝王排行榜》
材料二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 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吴兢《贞观政要》
材料三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四多民族与大一统的局面向来为历代有作为的政治家和学者所称颂……如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曰:"今汉兴, 海内一统。"……清康熙帝曰:"合天下之心以为心,公四海之利以为利。"
--张传玺《大一统与中国古代多民族国家》
(1)材料一中秦始皇的"庞大帝国"正式建立于哪一年?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为巩固"帝国统一性"采取的经济措施。
(2)唐太宗在经济方面采取的什么措施体现了材料二的思想?在他统治期间出现的盛世局面史称什么?
(3)材料三表明唐太宗实行的是怎样的民族政策?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康熙帝在抗击外来侵略方面的主要事迹。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促使国家兴盛的主要因素。
古今中外,世界各国有过许多改革与调整,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求变化,求发展,求进步,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基本脉络,也是中国探索繁荣富强道路的根本 方向。
材料一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 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1)请说说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材料二 如果曾国藩开辟了西化之路的话,左宗棠和李鸿章则是斗志昂扬地紧握了西化 的火把。--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2)材料二中的"西化"指的是晚清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哪一次运动?
材料三 2014 年是邓小平诞辰 110 周年,为纪念这位伟人,央视一套特播出大型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该剧播出后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人们的热议。对邓小平改革开放的评价,有人说:"世界上从古到今,没有一个人像邓小平那样通过他的政策使几亿人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
(3)邓小平所提出的改革开放是在哪一次会议上作出的决策?该会议除了提出改革开放 外,还有什么内容?谈谈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
材料四1929 年 10 月 24 日被称为美国历史上的"黑色星期四",那一天纽约股票市场 竟有一千三百多万股股票在一天内被抛售出去,全国为之震动,从此美国的经济就像雪崩一 样,开始全面滑坡。
(4)当时哪一位总统挽救了美国经济的衰退现象?其颁布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2014 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00 周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75 周年。德国文 学家莱辛说:"历史不应该是记忆的负担,而应该是理智的启迪。"德国前总理勃兰特也曾 说过:"谁忘记历史,谁就会在灵魂上生病。"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你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分别是什么吗?
(2)二战中发表了什么文献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建立?
(3)你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是哪一场战役吗?
(4)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反思世界大战的历史,你从中得到的启示有哪些?
2013 年 9 月 10 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2015 年在博鳌亚 洲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发表主旨演讲,表示"一带一路"建设是要在已有基础上,推动沿 线各国实现经济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你知道开启丝绸之路的使者是谁吗?
(2)丝绸之路最早是在哪个朝代开的?
(3)你认为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
(4)唐朝和明朝是我国中外友好交往的重要时期,你能分别举出一例吗?
"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一曲天籁般的《我和你》唱出了"地球村"的共同心声。"one world one dream"--我们共同期盼。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92 年 10 月 2 日这一天,大西洋强劲的信风将哥伦布的舰队送上了梦寐以求 的新大陆,也就此吹开了隔绝各个大陆的无形屏障。从这一天起,来自欧洲的航海家们用新 航线连接起一个完整的"世界"。
材料二 2014 年 7 月 1 日,无锡地铁一号线正式开通运营(如右图),大大提高了人们的 出行效率,体现了科技的进步。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 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
材料三 美国苹果公司 iPhone 手机部分零部件生产情况简表
厂商/ |
||||
合作者 |
苹果 |
|||
(美国) |
东芝 |
|||
(日本) |
三星 |
|||
(韩国) |
英飞凌 |
|||
(德国) |
富士康 |
|||
(中国) |
||||
产品/服务 |
设计 |
闪存、触摸屏 |
应用处理器 |
相机组件、 |
GPS 接收 |
组装 |
(1)材料一中所说的"用新航线连接起一个完整的'世界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所示,以交通工具的发明为例说"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 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将下表①②③填充完整,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类别 |
时间 |
交通工具 |
发明人 |
水路 |
1807 年 |
① | 富尔顿 |
陆路 |
|||
1825 年 |
火车机车 |
史蒂芬孙 |
|
1885 年 |
② | 卡尔·本茨 |
|
航空 |
1903 年 |
飞机 |
③ |
(3)通过材料三可以看出如今的"地球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一现象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