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发展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常常伴随着危机等因素,但每一次危机的度过都进一步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材料一: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南北战争后的30年对美国来说,是勇于创新的时代,也是开始腾飞的时代。……
——《大国崛起》解说词
(1)为什么说是林肯拯救了美国?举例说明美国开始腾飞。
材料二:
(2)上面两幅图片反映了世界面临着怎样的危机形势?战胜第二次危机的关键是什么?第二次危机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材料三: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使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
材料四:我们只有一个世界,因而也只能有一种世界政治。它不应是对立的政治,它必须是相互依存的政治:它应是世界的内政。尽管存在地区和民族的差异,新千年的世界社会所面临的任务应该是:使所有人都能够和平共存和共处在一个有生活价值的环境里。
——(德)曼弗雷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3)举例说明材料三的观点。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说说当今世界存在哪些问题需要人类社会共同面对?
材料五:目前这种困难的经济和生活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苏联式的经济造成的后果。我们不得不付出代价,为苏联体制所固有的过分依赖原料工业和国防工业而损害日用消费品生产的发展付出代价;……为不允许产品生产者的竞争付出代价;为限制甚至压制企业和个人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付出代价。
——普京(1999年)
(4)这里的“苏联体制”指什么?最早对这种体制造成冲击的是什么事件?
(5)上述材料可以分为文字材料和图片材料,说说图片材料在历史学习中的作用。你平时学习历史时使用的历史资料类型还有哪些?
阅读毛泽东的诗《七律·长征》(12分)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回答:
(1)红军“远征”的原因是什么? (2分)
(2)此诗中的“难”指的是红军遇到的哪些困难?从诗中你能找出红军克服这些困难的具体事件吗? (4分)
(3)诗中的“三军”指的是哪些部队?(3分)
(4)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3分)
“……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次重要大会的召开,这次重要大会是哪年召开的?参会代表有哪些人?
(2)选举出的中央局书记是谁?请说出这个党是哪个阶级的政党?
(3)请举出20世纪20年代的一个事例来说明该政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材料一:“外抗强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青岛”、“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材料二:“学生一日不放,本店一日不开”、“国家将亡、无心营业”。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1)你能根据上述材料判断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一的口号是什么人来的?表明这是一次什么性质的运动?请说明哪个口号最能反映其性质?
(2)材料二说明得到了那一阶层人民的支持,这一支持是从哪天开始的?
(3)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他们表现了哪些可贵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材料:“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上感觉不足。”―――摘自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一部分中国人是怎么办的?他们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因“制度上感觉不足”,中国发生了哪两件历史事件?
(3)因为“从文化上感觉不足”,一批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高举哪两面大旗?
(4)从以上材料和(1)(2)(3)所列的问题中你明白了哪些道理?
“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了哪几次较量?(4分)
(2)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和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各是什么? (2分)
(3)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英勇的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学习这段历史,你对哪一位爱国志士印象最深刻?请简要说说他的英雄事迹。(2分)
(4)面对列强的步步侵略,清政府的统治日益腐败,从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2分)